1.综合题- (共4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百年维新)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写出日本学习西方“增加了民族力量”的措施。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走向现代)
材料三: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它,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3)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原因有哪些?
(新国新梦)
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4)“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资本主义发展先后遇到过两个重大的障碍,试说明。(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材料四中的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为自由而战】
材料一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有哪些“有所为”。材料二中,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美国总统是谁?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民主立法】
材料三 摘自《人权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2)《人权宣言》是哪个国家的文献?该文献关于财产问题还有什么规定?
材料四 它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并吸收了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成果……
(3)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哪一法律文件?这一文件在世界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它”的颁布者还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巩固统治,对外战争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法律文献,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什么趋势?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尺度。重要的国际会议体现了大国之间实力的较量,也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演变。走进国际会议,探究历史问题。
(处置德国在巴黎)
材料一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哪次国际会议是它的继续?两次会议共同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怎样的国际秩序?
(绥靖顶峰慕尼黑)
材料二 如下图

(2)依据图片及所学知识,“绥靖顶峰”指的是什么?它损害了哪一国家的利益?对世界大战的爆发产生了什么影响?
(正义携手华盛顿)
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
(3)“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发生在什么重大事件之后?中美等国共同签署了什么宣言?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大国强权雅尔塔)
材料四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的势力范围,使战后出现了两极格局。

(4)材料中的这次会议在哪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材料一: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1)为解决材料一中“人民生活的困苦”,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 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和标志。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面对“大萧条”现状,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世界史》
(3)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4)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0题)
A.新体制的创立 |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C.工业文明的浪潮 | D.民族复兴新探索 |
A.罗马共和国崛起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文艺复兴的兴起 | D.殖民扩张活动 |
A.来克星顿枪声 |
B.萨拉托加战役 |
C.凡尔登战役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A.非洲—美洲 | B.美洲—非洲 | C.美洲—欧洲 | D.欧洲—非洲 |
A.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 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C.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D.都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
A.德军突袭苏联 | B.日军偷袭珍珠港 |
C.德军突袭波兰 | D.德军轰炸不列颠 |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
B.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
C.美军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打击日军 |
D.苏联在苏德战场抗击德军和参加对日作战 |

A.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
B.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
C.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
D.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飞蛾扑火是傻帽行为吗?
张英锋
①现象大家都知道:许多昆虫,只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才飞行于花间,一面采蜜,一面为植物授粉。因此,夜行昆虫大多有趋光性,这是一个被所有人都接受的客观事实。
②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朋友,昆虫为什么要趋光呢。他很可能回答:因为晚上太黑了看不见呀,昆虫们想要在光线好一点的地方进行工作和生活呢。这似乎很符合人类直觉,是的,我以前也这样天真地以为过。
③但趋光性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④在这个天大的误会当中,最悲剧的就是飞蛾这一物种。早在1600年以前的《梁书》里,就有关于飞蛾扑火的引用——“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将飞蛾扑火的行为形容得何其悲壮哉。更有甚者,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励志大师还把它提炼成了一种心灵鸡汤——“飞蛾扑火的精神”,还引申出什么亮剑精神、勇士精神、舍生取义的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
⑤可是,飞蛾真的是自愿扑火的吗?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在近年才终于揭开了“扑火”之谜。飞蛾根本不想扑火,甚至根本不想趋光。
⑥原来,亿万年来,夜晚活动的蛾子等昆虫都是靠月光和星光来导航。科学家发现,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这是一种“天文导航”。因为是极远光源,光到了地面可以看成平行光,能作为参照来做直线飞行。注意蛾子只要按照固定夹角飞行,就可以飞成直线,直飞才最节省力气。角度稍微一调整,就可以直飞另一个目标。
⑦但自从人类学会了使用火,这些人造光源因为很近,光线成中心放射线状,可怜的蛾子就开始倒霉了。
⑧飞蛾看到灯光,错误地认为是“月光”。因此,它也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月亮距离地球遥远得很,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可是,灯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按本能仍然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还以为按照与光线的固定夹角飞行就是直线运动,结果越飞越坑爹,飞成了等角螺线,飞到火里去了,这种现象还被人类称为昆虫的正趋光性。
⑨以上就是飞蛾扑火的全部真相。
⑩不止是飞蛾,大部分夜间活动的昆虫,都有同样的能力。例如,直到最近5年,我们才知道,原来屎壳郎也是采用星光来导航的,它的导航方式和飞蛾一模一样。可怜的昆虫们在亿万年来好不容易才进化出来的神奇夜间导航技能,没有谁能想到,到最后竟成为了它们生命的最大威胁。
⑪也许这时有人会问了:人类使用火都这么久了,昆虫们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一点?
⑫因为人类使用火的时间虽然很长,可能有数百万年,但人类直到几万年前才走出非洲,7000年前才建立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波澜壮阔的生物进化史中,这样的影响范围实在太小,时间也太短,以飞蛾为代表的昆虫,还来不及进化出新的导航方式。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飞蛾扑火是傻帽行为吗?
张英锋
①现象大家都知道:许多昆虫,只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才飞行于花间,一面采蜜,一面为植物授粉。因此,夜行昆虫大多有趋光性,这是一个被所有人都接受的客观事实。
②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朋友,昆虫为什么要趋光呢。他很可能回答:因为晚上太黑了看不见呀,昆虫们想要在光线好一点的地方进行工作和生活呢。这似乎很符合人类直觉,是的,我以前也这样天真地以为过。
③但趋光性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④在这个天大的误会当中,最悲剧的就是飞蛾这一物种。早在1600年以前的《梁书》里,就有关于飞蛾扑火的引用——“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将飞蛾扑火的行为形容得何其悲壮哉。更有甚者,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励志大师还把它提炼成了一种心灵鸡汤——“飞蛾扑火的精神”,还引申出什么亮剑精神、勇士精神、舍生取义的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
⑤可是,飞蛾真的是自愿扑火的吗?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在近年才终于揭开了“扑火”之谜。飞蛾根本不想扑火,甚至根本不想趋光。
⑥原来,亿万年来,夜晚活动的蛾子等昆虫都是靠月光和星光来导航。科学家发现,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这是一种“天文导航”。因为是极远光源,光到了地面可以看成平行光,能作为参照来做直线飞行。注意蛾子只要按照固定夹角飞行,就可以飞成直线,直飞才最节省力气。角度稍微一调整,就可以直飞另一个目标。
⑦但自从人类学会了使用火,这些人造光源因为很近,光线成中心放射线状,可怜的蛾子就开始倒霉了。
⑧飞蛾看到灯光,错误地认为是“月光”。因此,它也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月亮距离地球遥远得很,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可是,灯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按本能仍然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还以为按照与光线的固定夹角飞行就是直线运动,结果越飞越坑爹,飞成了等角螺线,飞到火里去了,这种现象还被人类称为昆虫的正趋光性。
⑨以上就是飞蛾扑火的全部真相。
⑩不止是飞蛾,大部分夜间活动的昆虫,都有同样的能力。例如,直到最近5年,我们才知道,原来屎壳郎也是采用星光来导航的,它的导航方式和飞蛾一模一样。可怜的昆虫们在亿万年来好不容易才进化出来的神奇夜间导航技能,没有谁能想到,到最后竟成为了它们生命的最大威胁。
⑪也许这时有人会问了:人类使用火都这么久了,昆虫们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一点?
⑫因为人类使用火的时间虽然很长,可能有数百万年,但人类直到几万年前才走出非洲,7000年前才建立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波澜壮阔的生物进化史中,这样的影响范围实在太小,时间也太短,以飞蛾为代表的昆虫,还来不及进化出新的导航方式。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