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6题)
2.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国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在……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垄断组织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请回答:(1)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中“垄断组织”的出现与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的历史事件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现代以来促进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因素。
材料一:古代罗马创造了现在的“西方社会”,包括法律、文化和宗教。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在黑暗中度过了一千年。……但意大利拯救了欧洲,使欧洲重新焕发了活力,这确实不同凡响。这一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材料二: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材料三: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实现平等和幸福的美好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一诞生,立即受到欧洲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使欧洲重新焕发了活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以此历史事件为鉴,我们对待古典文化应持怎样的态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该思潮对欧洲的革命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已与西方作战”。
材料三: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请回答:(1)材料一表示的是哪一革命的经过?该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哪次改革实现的?结合所学,指出该“调整”在经济上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林肯在哪些方面“拯救”了美国?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以上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3.选择题- (共21题)
A.杰斐逊 | B.罗斯福 | C.林肯 | D.华盛顿 |
A.思想解放运动 | B.“光荣革命” |
C.社会立法的出台 | D.工业革命的进行 |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
C.使俄国加紧了侵略扩张 |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①爱因斯坦
②莎士比亚
③莱特兄弟
④克伦威尔
⑤拿破仑
A.①③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③ | D.③④⑤ |
A.光学分析和微积分等成就 |
B.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
C.论证了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①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③梵高﹣﹣《夜间的咖啡馆》
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国家 | 英 | 德 | 美 | 法 |
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A.美国、德国工业产量超过英国、法国 |
B.英国仍然是“日不落帝国“ |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D.美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最小 |
A.新体制的创立 |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C.工业文明的浪潮 | D.民族复兴新探索 |
时间 | 1750年 | 1800年 | 1850年 |
城市人口(%) | 21.0% | 27.5% | 52.0% |
农村人口(%) | 79.0% | 72.5% | 18.0% |
A.“光荣革命”的发动 | B.殖民扩张的开展 |
C.工业革命的推动 | D.自由贸易的拓展 |
A.人文主义、发现新大陆、资本主义 |
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
C.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思想 |
D.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反封建专制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材料三:“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讲话
材料四:下图
A.确认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
B.奠定法国在欧洲大陆主导地位 |
C.以法律形式明确约束国王权力 |
D.强化监督职能以维护共和政体 |
时 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85 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人使用 |
1840年前后 | 英国宪章运动 |
1848 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 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

A.英国、法国 |
B.美国.法国 |
C.美国、俄国 |
D.俄国、日本 |
①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②维护国家统一
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④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A.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意大利 |
4.填空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