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政府对企业工业的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失业工人有了完善的救助措施。正如当时担任总裁的约翰科伦迪说:“虽然国内经济又一次出现危机,但对我们的生产经营没有过大的影响,政府会加大对我们的支持,还能解决我们在裁员之后的劳资矛盾隐患。”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预防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大了对煤炭、钢铁、能源、高科技等领域的干预管理。同时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定了指导性计划,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引导企业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钢铁公司积极向政府投资,利用有利的经济政策,使企业获得了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三:美国电子协会最近发表的报告说,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1996年,美国出口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商用软件和程序编制等高技术服务就达48亿美元。
(1)据材料一分析政府能解决“裁员之后的劳资矛盾隐患”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钢铁公司获得决速发展的具体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对当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影响。
材料一:二战后,政府对企业工业的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失业工人有了完善的救助措施。正如当时担任总裁的约翰科伦迪说:“虽然国内经济又一次出现危机,但对我们的生产经营没有过大的影响,政府会加大对我们的支持,还能解决我们在裁员之后的劳资矛盾隐患。”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预防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大了对煤炭、钢铁、能源、高科技等领域的干预管理。同时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定了指导性计划,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引导企业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钢铁公司积极向政府投资,利用有利的经济政策,使企业获得了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三:美国电子协会最近发表的报告说,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1996年,美国出口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商用软件和程序编制等高技术服务就达48亿美元。
(1)据材料一分析政府能解决“裁员之后的劳资矛盾隐患”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钢铁公司获得决速发展的具体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对当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影响。
2.
探究问题。
材料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末,是世界政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国际关系方面,以两个超级大国对立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形成;历时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不同程度地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严重削弱的国家经济迅速复兴,西欧国家逐步走向联合,开始形成新的国际力量中心;中国坚持独立和平共处,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新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力量;20世纪70年代,多个区域组织建立,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苏联丧失了超级大国地位并解体。
材料三:旧的格局瓦解后,各种国际力量跃跃欲试,竭力争取在未来的新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它们之中既有旧格局下的重要国家,也有在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新出现的国家或新兴政治力量。国家间的竞争仍在继续,但方式有所变化,某些新的趋向正在出现或发展。这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面貌。
(1)材料一认为,二战后到20世纪末是世界政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其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基本特征。试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最少回答四个原因)
材料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末,是世界政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国际关系方面,以两个超级大国对立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形成;历时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不同程度地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严重削弱的国家经济迅速复兴,西欧国家逐步走向联合,开始形成新的国际力量中心;中国坚持独立和平共处,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新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力量;20世纪70年代,多个区域组织建立,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苏联丧失了超级大国地位并解体。
材料三:旧的格局瓦解后,各种国际力量跃跃欲试,竭力争取在未来的新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它们之中既有旧格局下的重要国家,也有在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新出现的国家或新兴政治力量。国家间的竞争仍在继续,但方式有所变化,某些新的趋向正在出现或发展。这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面貌。
(1)材料一认为,二战后到20世纪末是世界政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其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基本特征。试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最少回答四个原因)
3.
二战后,不同性质的国际组织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6年5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威尼斯会议承认该报告,并决议组织一个“政府间会议”。“共同市场与原子能共同体政府间会议”将焦点放在经济统合。
材料二: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材料三:它的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1)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组织的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2)这些组织建立后的发展有何共同特点?
材料一: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6年5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威尼斯会议承认该报告,并决议组织一个“政府间会议”。“共同市场与原子能共同体政府间会议”将焦点放在经济统合。
材料二: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材料三:它的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1)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组织的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2)这些组织建立后的发展有何共同特点?
2.选择题- (共10题)
4.
如图是1914年英国印制的漫画地图,其名称是《群狗之争》,图中的法国贵妇犬、英国牛头犬、德国腊肠狗和奥匈帝国的杂种狗正在厮杀。该漫画旨在揭示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C.凡尔登战役的惨烈与影响 |
D.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惩罚 |
5.
据统计:1861—1881年间,俄国布匹的生产量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取代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俄国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这表明
A.彼得一世改革实现了俄国强国梦 |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
C.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工业发展 |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推动了俄国工业化的发展 |
6.
口口口口表现上只是换了一个国王,而且换的还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君主制没有变,国王作为国家最高元首的地位也没有变,但国王却没有了实权。“口口口口”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君权神授 |
B.光荣革命 |
C.独立战争 |
D.克伦威尔 |
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在许多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采取联合行动,使得欧洲在国际政治讲坛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在外交领域达成共识 |
B.欧洲一体化的整体效应 |
C.欧共体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
D.欧洲联合促进了各国的发展 |
8.
“电子计算机等的使用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这主要说明了
A.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B.知识转化为财富的速度加快 |
C.科技进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
D.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
9.
在如图漫画中,杜鲁门和斯大林是抢生意的大巴司机,他们正在站台上争夺代表欧洲的旅客。这一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
B.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
C.冷战局面的对峙 |
D.美国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
10.
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对内 | 加大福利 | 信息产业兴起 | 新经济的出现 |
对外 | 强调合作 | 签订《关贸总协定》 | 推进经济区域集团化 |
A.二战促进了高科技的发展 |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
C.战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运用 |
D.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 |
11.
向口口大力输出西方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培植“第五纵队”,诱导口口进行所谓民主改革;挑拨离间口口各民族之间、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等。口口这个超级大国因而在瞬间轰然倒塌。“口口”处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A.苏联 |
B.美国 |
C.日本 |
D.印度 |
12.
1933年,国会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农业调整法》;1934年制定《泰勒放牧法》,实行放牧许可证;1935年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法》;1936年制定《洪水控制法》《州水土保持法》等。上述内容说明
A.罗斯福多次为环境保护立法 |
B.环境保护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 |
C.环境保护是新政的核心目标 |
D.新政推动了美国环保运动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