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请回答:
(1)上述两段材料分析,俄、日两国的改革的历史性质是什么?
(2)俄、日两国的改革中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土地问题的?
(3)依据材料二,请你归纳出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分别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二,说说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
(5)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请回答:
(1)上述两段材料分析,俄、日两国的改革的历史性质是什么?
(2)俄、日两国的改革中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土地问题的?
(3)依据材料二,请你归纳出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分别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二,说说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
(5)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2.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请分别说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及时间
(3)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机器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4)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说出有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来解决?


图一 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请分别说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及时间
(3)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机器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4)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说出有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来解决?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在习惯”的字样。
(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在习惯”,从此英国建立什么样的政体?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2)材料二中美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发表了什么文件?“南北对峙”时期的美国总统是谁?他的两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4)上述材料中,三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材料一: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在习惯”的字样。
(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在习惯”,从此英国建立什么样的政体?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2)材料二中美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发表了什么文件?“南北对峙”时期的美国总统是谁?他的两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图说天下》
(3)材料三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该国革命进入高潮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上述材料中,三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列举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13题)
6.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 | B.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7.
美国某地有一座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据碑文推断,这座纪念碑位于
A.费城 |
B.列克星顿 |
C.华盛顿 |
D.纽约 |
10.
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A.1392年,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
B.1714年,你可以坐火车出行 |
C.1870年,俄国工厂里农奴在做工 |
D.1882年,在美国纽约,老百姓家里用电灯泡照明 |
16.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 B.《民法典》 |
C.《人权宣言》 | D.法兰西第一帝国 |
17.
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问世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联合国家宣言》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