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龙山农场场直中学2019届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88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以下思维导图,联系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处表示该思维导图的主题尚未拟定,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引发了英国哪个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
(3)请给上面思维导图中的数字代号写上相应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4)思维导图中能够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发明是哪些(写出交通工具的名称)?
(5)科技发明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下面的图片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的因素?解决这些不利因素的办法是什么?
2.
19世纪中叶,美国上空翻滚着不安的阴云。《走遍全球》栏目组来到了美国,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时刻关注着美国。
(名人点评揭秘美国)
材料一:“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关注大选聚焦林肯)
材料二: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2)用史实证明林肯当选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绝境废奴解读政策)
材料三: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史留名众说纷纭)
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3.
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彼得一世改革。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一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是国际联盟。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十月革命。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简答题(共2题)

4.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力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利用,不仅开动了工厂机器,还大大推动了其它领域的科技革命。几乎与此同时,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请回答:
(1)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开始了第几次工业革命浪潮?从此人类从什么时代迈向了什么时代?
(2)这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5.
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2)掌控两大集团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选择题(共24题)

6.
美国南北战争前是两种经济格局,这“两种经济格局”是指(   )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制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一个人曾叱咤欧洲政坛风云几十年,另一个人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的连在一起。请问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罗伯斯庇尔和梵高
C.克伦威尔和贝多芬
D.拿破仑和贝多芬
8.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   )
9.
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0.
19世纪50年代,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________。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11.
1861年的世界没有下列哪件大事发生( )  
A.中国洋务运动开始B.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开始D.美国南北战争
12.
下列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英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B.俄国——避免革命的改革
C.日本——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D.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13.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打击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西班牙和葡萄牙
C.英国和美国
D.法国和葡萄牙
14.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15.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16.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点的动能为:(g=10m/s2)(   )

1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计算机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19.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
①《战争与和平》
②《安娜•卡列尼娜》
③《钦差大臣》
④《戈拉》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下列那一事件
A.德国突袭波兰
B.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C.萨拉热窝事件
D.巴黎和会召开
21.
下列情景中,兴起于“电气时代”的是
A.乘火车旅行
B.用轮船航海
C.在电灯下看书
D.用“珍妮机”纺纱
22.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 )
A.拿破仑战争中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克里米亚战争中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3.
如图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2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B.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
27.

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

28.
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托尔斯泰——《哈姆雷特》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梵高——《向日葵》
29.

已知正比例函数y=(m+1)x,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

5.填空题(共1题)

30.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1)南美的解放者________和________。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民族英雄________。
(3)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________。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的是________。
(5)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________。
(6)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
(7)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