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 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2)与材料二中的轮船同时期出现的新式交通运输工具是什么?它们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举出两例说明人们至今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4)材料四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这些变化后来引发了什么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出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可见,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 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
项目 | 英 | 法 | 德 | 美 |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1 | 2 | 4 | 3 |
18 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 1.3 | 1.9 | 4.6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2)与材料二中的轮船同时期出现的新式交通运输工具是什么?它们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举出两例说明人们至今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4)材料四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这些变化后来引发了什么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出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可见,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俄国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1858~1860年,全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得出了一个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俄国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俄国农奴制造成的危机的具体表现。
(2)俄国为了摆脱材料一中提到的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4)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凡的改革方案”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5)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二中“非凡的改革方案”的消极影响。
(6)通过对上述的探究,你认为当今中国在崛起中应如何做及有何引以为戒?
材料一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俄国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1858~1860年,全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得出了一个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俄国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俄国农奴制造成的危机的具体表现。
(2)俄国为了摆脱材料一中提到的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4)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凡的改革方案”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5)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二中“非凡的改革方案”的消极影响。
(6)通过对上述的探究,你认为当今中国在崛起中应如何做及有何引以为戒?
2.选择题- (共22题)
3.
有人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A.权力重心在议会 |
B.权力重心在国王 |
C.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 |
D.议会是国家象征 |
4.
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它取材于《圣经》,但画的人物都没有圣光,所画人物的形象与常人无异。如此创作的意图在于?
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 | 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 |
C.再现历史的真实场景 |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
5.
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一直把10月12日称为种族日,以纪念欧洲人和美洲人相遇,产生新混血种族。同时这一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位航海家?
A.达﹒伽马 | B.哥伦布 | C.麦哲伦 | D.迪亚士 |
6.
老师从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等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丁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于
A.美国独立战争 |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D.日本明治维新 |
7.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它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的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①客观上具有进步性 ② 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促进了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①客观上具有进步性 ② 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促进了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B.发动了“雾月政变” |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9.
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轮船 | B.火车 | C.汽车 | D.飞机 |
12.
有一张1952年的雾都伦敦老照片。照片上的伦敦烟雾缭绕,迷茫一片,人们在烟雾中等待公共汽车,司机无法看清楚街道和停车位置。下列不符合伦敦”雾都”发展史的是?
A.“雾都”的形成是工业大机器生产的产物 |
B.“电气时代”的到来巩固了伦敦“雾都”地位 |
C.“雾都”的形成有助于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
D.“雾都”形成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时期 |
13.
“……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2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这是当年我国领导人曾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美国记者的提问。这里所指的两部反分裂法指的是?
A.《独立宣言》《宅地法》 | B.《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典》 | D.《人权宣言》《宅地法》 |
14.
抓住关键词,掌握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小刚掌握的下列关键词:“俄国”、“农奴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美国”、“黑人奴隶制”、“林肯”、“日本”、“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可以判断出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步入近代 | B.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 C.思想解放运动 | 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15.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A.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 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 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A.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 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 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16.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郑和 |
17.
“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领导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美国总统是( )
A.华盛顿 | B.罗斯福 |
C.杜鲁门 | D.林肯 |
18.
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
B.玻利瓦尔 |
C.章西女王 |
D.圣马丁 |
19.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A.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
B.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
C.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
D.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
20.
某人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俄国1861年改革 |
C.美国独立战争 | D.中国洋务运动 |
21.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实行大化改新 |
B.废除农奴制 |
C.实行明治维新 |
D.颁布《权利法案》 |
22.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第二次世界大战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