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同北京城一样,有一条蕴含历史的中轴线。请走进这条“中轴线”,展开游学活动。
注:游学行进路线——自东向西(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
材料一 纪念堂中的石壁上,记载着林肯生前的经典语录。其中一幅是他第二次就职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于是战争就来临了。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他们并非不是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是集中在美国南部——这些黑奴带来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利益,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利益迟早会成为战争的起因。
——林肯《1865年·第二次就职总统演说》(南北战争第5年)
(1)说出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的名称。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的原因。(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一中林肯“接受战争”的主要目的。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1)将材料一中①②处的国家名称填写完整。
材料二 德国实现了统一以后,就着手进行工业革命。制造业、金融业、航运业、人口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了。例如,在钢产量方面,德国于1865年还低于法国,但到1900年,就超过了法英两国的总和。德国人认为,他们需要并理应得到“阳光下的地盘”。这暗示着要获得如英国那样公认的霸权。…法国人对1871年德国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长期以来都怀着不满情绪。过去几年,英国人看到,德国的推销商已出现在他们的国外市场上,经常用低价或者使用卑劣的手法去推销其货物;他们看到,德国人作为争夺殖民地的对手已经在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出现;他们还注意到,其他的欧洲国家由于期待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能够成为朋友来推进他们的利益,都被吸引到柏林的轨道上去。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要求史论结合)材料三

(3)仿照材料三中人物1的描述,在人物2和3中选择一位历史人物,完成“档案”的填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①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②1939 年,德军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③1941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⑤1943年,意大利投降。
⑥1945年,德国、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请用材料一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
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当中,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同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经过反复协商,1945年6月26日,50多个国家正式签署《联合国宪章》,后提交给五大国在内的各国立法机构批准。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摘编自《今日中国》2005.9《联合国风雨六十年》
(2)据上述文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主要背景。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9.9 |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材料一

(1)说出材料一中,田纳西河水利工程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相关。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材料二

(2)将材料二中的空格填写完整。依据材料二,概括德国政府应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措施。结合所学,说出德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28—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
| 1928 | 1937 |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总产值 | 5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2 | 1 |
电力 | 10 | 3 | 2 |
煤 | 6 | 4 | 3 |
钢 | 5 | 3 | 3 |
(3)依据材料三,说明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4)从材料四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说出是否同意该观点,并说明理由。
2.选择题- (共23题)
①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②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教育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83年 | 戴姆勒研制出第一台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 |
1892年 | 狄塞尔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 |
1893年 | 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 |
1908年 | 福特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汽车 |
A.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
B.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
C.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
D.钢成为基本工业原料和汽车主要材料 |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
C.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
D.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A.彼得一世 |
B.亚历山大二世 |
C.查理一世 |
D.詹姆士二世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人间喜剧》 |
C.《英雄交响曲》 |
D.《物种起源》 |
A.进攻凡尔登 |
B.进攻珍珠港 |
C.进攻中途岛 |
D.进攻开罗 |
A.莫斯科保卫战 |
B.中途岛战役 |
C.诺曼底登陆 |
D.阿拉曼战役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
C.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
D.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 |
A.是欧共体发行的货币 |
B.是欧洲使用的唯一货币 |
C.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产物 |
D.是马歇尔计划的产物 |
①空气治理及烟气净化设备
②工业吸尘清洁设备
③废弃物处理设备
A.过度开发环境导致自然灾害越发频繁 |
B.自动化和数字化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 |
C.保护环境,要适当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
D.环保、节能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