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85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世纪,一批英国人开始了在北关的移民生活。18世纪中期,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在北美开始形成。18世纪中后期,一个崭新的国度诞生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责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逃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图一画的是一位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但是,烈马为什么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呢?图二反映的是北美人民签署某一文献的情景,该文献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进行暴力革命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你能描述一下奴隶贸易的主要路线吗?
(4)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 ”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 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对罗斯福新政: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 “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种,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而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材料四: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刘绪贻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三个阶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你认同哪一阶层的评价?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选择题(共29题)

4.
马克思认为,一切革命都是以国家政权为目的的,对于资产阶级是这样,对于无产阶级更是这样,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把夺取政权作为自己首要的目标。最早尝试这一思想的是
A.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建立D.十月革命
5.
《全球通史》二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6.
“170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个学说是指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7.
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
C.罗马帝国的扩张D.亚历山大东征
8.
某历史学家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形成该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  )
A.加剧了“三角贸易”B.使用了蒸汽轮船
C.传播了文艺复兴思想D.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
9.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B.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C.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10.
“(下图)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指的是(  )
A.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处死路易十六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1.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2.
“(他们)发起一个崇古运动,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们感到有一种与他们时代有关的东西。在中世纪从未完全销声匿迹的古典影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B.沟通欧亚商路的荷兰航海家
C.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D.构筑光影色彩的印象派画家
13.
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4.
(题文)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下列文献中,在美国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D.《民法典》
15.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的辉煌成果。”“欧洲生产的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得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D.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6.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法国大革命
A.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C.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17.
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A.棉纺织业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D.采矿冶金业
18.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19.
1816-1826年间,他率领起义军队,不屈不挠,英勇作战,转战南北,解放了西班牙在大陆的殖民地。他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洪秀全
20.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
21.
明治维新的众多措施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今天仍然值得各国重视和学习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D.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22.
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A.解放奴隶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D.建立霸权
23.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l861年改革
24.已知奇函数f(x)定义域为(﹣∞,0)∪(0,+∞),f′(x)为其导函数,且满足以下条件①x>0时,f′(x)< {#mathml#}3f(x)x{#/mathml#} ;②f(1)= {#mathml#}12{#/mathml#} ;③f(2x)=2f(x),则不等式 {#mathml#}f(x)4x{#/mathml#} <2x2的解集为{#blank#}1{#/blank#}.
25.
《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26.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这说明了
A.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发战争
B.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C.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战争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
27.
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这场战役是
A.B.C.D.
28.
1915年以后,俄国国内经济已经崩溃,大批工厂停工,失业人数激增,粮食供应紧张,俄国无产阶级利用这种特殊时机,较容易地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这句话主要阐述
A.意义
B.经过
C.背景
D.影响
29.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在内)的柱状图,此柱状图说明的问题是( )
A.1932年的美国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36.2亿美元
B.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
C.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繁荣时期
D.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
30.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纷争
B.美苏争霸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地区冲突
31.
根据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比较准确的是
美国1950—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年份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
3.3
3.9
4.0
 
A.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经济陷于困境
C.20世纪8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D.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关
32.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