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单选题- (共13题)
2.
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后期,此类手工业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①农民用来交纳赋税
②农民家庭消费
③作为商品出售
④充当军队的武器装备
①农民用来交纳赋税
②农民家庭消费
③作为商品出售
④充当军队的武器装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工场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8.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一种类的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铁器/商周——陶器/唐宋——瓷器/明清 |
B.青铜器/商周——瓷器/唐宋——棉布/明清 |
C.玉器/商周——漆器/唐宋——玻璃/明清 |
D.漆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 |
9.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10.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据史书记载,宋真宗景德年间昌南镇的瓷器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贡品的底部写有“景德年制”的落款。“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由此可以看出景德镇
A.当时就已经成为著名的瓷都 | B.以冰裂纹瓷器最为出名 |
C.是当时的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 | D.以瓷器进贡皇室而得名 |
11.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结合更为紧密 |
C.景德镇是青花瓷的重要产地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14.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
3.选择题- (共4题)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正方形AOBC,反比例函数y= {#mathml#}{#/mathml#} 经过正方形AOBC对角线的交点,半径为(6﹣3 {#mathml#}{#/mathml#} )的圆内切于△ABC,则k的值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