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17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单选题(共9题)

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下列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代出现人工冶炼铁器
B.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C.西汉时发明水力鼓风装置一水排
D.宋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
据2011年8月19日《昆明日报》报道:昆明张女士早年购藏的一件粉彩群仙祝寿纹鹿头耳尊,近日经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鉴定,确认为正品粉彩瓷。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
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A.西汉B.东汉C.北宋D.元朝
5.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人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埏;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纺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C.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D.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裕
6.
元狩四年,汉武帝“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任命)故盐铁家富者为吏”,“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即在左脚戴上六斤重的铁锁),没人其器物”。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C.加强官营手工业的地位
D.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7.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A.制瓷B.冶金C.纺纱D.织锦
8.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9.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10.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3.选择题(共4题)

1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0,an+2=an+1﹣an(n≥1),则a2017={#blank#}1{#/blank#}.
12.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0,an+2=an+1﹣an(n≥1),则a2017={#blank#}1{#/blank#}.
13.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0,an+2=an+1﹣an(n≥1),则a2017={#blank#}1{#/blank#}.
14.某地区的电力资源丰富,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开发。该地区一家供电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来计算电费.   月用电量x(度)与相应电费y(元)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