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空当局,将承认 并保障这些人的当他们或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时,不作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1分)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1分)该文献的颁布确立了什么原则?(1分)该文献的颁布有什么意义?(1分)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1分)该文献的颁布有何积极作用?(1分)
(4)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从古到今,请举两例说明。(2分)
材料一: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 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 繁荣,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 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福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材料四: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很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 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 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评述材料中关于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材料一:在1854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材料二:“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 束的事情。本人深信迟早我们 会解决这种状况。我想,诸位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边来解决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各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有何相同之处?(3分)
(2)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有何联系? (2分)
(3)日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与英法美有何不同?(2分)
2.选择题- (共5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
手工艺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它的传承有一种历史责任在里面。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融合,更是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种坚定气质与坚守。
有人认为,工匠守着古老的技艺已不能适应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时代,弘扬工匠精神意义不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反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扶贫和文化自信展开热议。
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一方面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让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指通过教育来扶贫,即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教化功能,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技能水平,使贫困人口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某全国政协委员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与“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力量。中国有着悠久璀璨的文化,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文化积淀,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从根本上没有中断过自己生命的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汉字在其发展历程中,借鉴吸收了其它文字的可取之处,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当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发生全面碰撞之后,汉字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感性表达为特征的汉字不得不服从以逻辑表达为特征的西方文字,建立了新的语法,增加了新的词汇,让语言变得更精确,能够逻辑化地阐述事物;另一方面,书面语和口语相合作,诞生了白话文。
结合材料中汉字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