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图:古代希腊

请回答:(7分)
(1)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 为依托的。(1分)
(2)图上标有古代希腊的两大著名城邦,A是 ,B是 。(2分)
(3)A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2分)而B这个城邦在管理上有什么特色?(2分)

请回答:(7分)
(1)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 为依托的。(1分)
(2)图上标有古代希腊的两大著名城邦,A是 ,B是 。(2分)
(3)A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2分)而B这个城邦在管理上有什么特色?(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西周初年周天子采取了一系列制度用以维护统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材料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1)材料一应出自哪部法律?它是由哪一个国家的国王颁布的?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4分)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期采取哪两种制度来巩固统治、维持秩序?(2分)
(4)试用史实说明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2分)
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西周初年周天子采取了一系列制度用以维护统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材料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1)材料一应出自哪部法律?它是由哪一个国家的国王颁布的?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4分)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期采取哪两种制度来巩固统治、维持秩序?(2分)
(4)试用史实说明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2分)
3.
材料一:看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
读后请回答:(共10分)
(1)阅读材料一,判断图一是指 帝国,图二是指 帝国。(2分)
(2)从这两张图中可以发现在地理位置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在宗教上又有什么不同?(4分)
(3)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成就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至少两个)(4分)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
读后请回答:(共10分)
(1)阅读材料一,判断图一是指 帝国,图二是指 帝国。(2分)
(2)从这两张图中可以发现在地理位置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在宗教上又有什么不同?(4分)
(3)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成就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至少两个)(4分)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二: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材料中说的是什么改革?(2分)
(2)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3)日本成功实行这一改革反映了日本民族有什么特点?(2分)
材料一: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二: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材料中说的是什么改革?(2分)
(2)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3)日本成功实行这一改革反映了日本民族有什么特点?(2分)
5.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1:“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材料2:“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材料3:“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完成下列表格:(9分)
材料1:“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材料2:“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材料3:“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完成下列表格:(9分)
材料 | 名称 | 创始人 | 创立时间 | 创立地点 | 经典 |
1 | | | 一世纪 | | 《圣经》 |
2 | | | | 麦加 | |
3 | | | 公元前六世纪 | 古印度 | 佛经 |
2.选择题- (共19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5.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
19.
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古希腊人热衷于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 |
B.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创造出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成就 |
C.古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
D.罗马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和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