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歌曲: “ 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钱乘旦
材料三: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世界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新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提到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 2 分)
(3)请举出材料三反映的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科学家,(2分)
(4)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试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2分)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歌曲: “ 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钱乘旦
材料三: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世界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新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提到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 2 分)
(3)请举出材料三反映的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科学家,(2分)
(4)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试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2分)
2.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国家,两国的历史及两国关系耐人寻味。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指出这两种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并分别列举一位代表人物(2分)
(2)思想运动推动政治运动的进步和发展,试各举一例在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下的政治运动。(2分)
(3)法德关系对欧洲大陆政局影响深远。请举出两国在一战前所参加的对立的军事政治组织的名称以及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影响。(3分)
(1)两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指出这两种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并分别列举一位代表人物(2分)
(2)思想运动推动政治运动的进步和发展,试各举一例在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下的政治运动。(2分)
(3)法德关系对欧洲大陆政局影响深远。请举出两国在一战前所参加的对立的军事政治组织的名称以及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影响。(3分)
2.选择题- (共25题)
7.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体现在()
① 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② 都反对封建主义
③ 都主张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④ 产生的经济前提都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 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② 都反对封建主义
③ 都主张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④ 产生的经济前提都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9.
他用刺刀加速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但最终兵败滑铁卢而囚死于荒岛。他一生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发动 “雾月政变 ” | B.颁布《民法典》 |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D.入侵俄国 |
12.
走进 19 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棉纺织厂,你会发现( )
A.机械师正在电灯下设计图纸 |
B.工人利用休息时间上网聊天 |
C.织布机普遍用蒸汽机作动力 |
D.装运工忙碌着将产品装上汽车,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
13.
古代史上,日本师从我国,成为礼仪之邦;近代史上,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在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大化改新 | B.明治维新 | C.美国的支持 | D.对外侵略扩张 |
14.电影《我的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指( )
15.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是指( )。
A.天主教会 | B.封建君主 |
C.地主阶级 | D.资产阶级 |
21.
1861 年和 1868 年俄日改革,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B.都因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C.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D.主观上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
2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对说:“欧洲变成一只 ‘ 火药桶 ’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 点燃这个 “ 火药桶 ”的火星是 ( )
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B.三国同盟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三国协约的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