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创新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不竭的推动力。在中外历史上每当旧的制度或过时的技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新“东西”,譬如新产品、新政等。结合所学知识解决这些“新”问题:
(1)因为水力、风力等受到很多自然条件的制约,瓦特研制出什么样的“新”动力机器?它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样的“新”时代?在19世纪交通工具的创新方面,哪个国家的走在最前面?(3分)
(2)当煤的污染甚至使伦敦成为“雾都”时,人们又发现了什么样的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这项新能源又把人类推进什么样的“新时代”?(2分)
(3)当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时,列宁提出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创新之处表现在何处?(2分)
(4)当资本主义发展遇到危机威胁时美国采取什么政策?新在何处?(2分)
(5)下表是《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该表主要说明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分)
(1)因为水力、风力等受到很多自然条件的制约,瓦特研制出什么样的“新”动力机器?它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样的“新”时代?在19世纪交通工具的创新方面,哪个国家的走在最前面?(3分)
(2)当煤的污染甚至使伦敦成为“雾都”时,人们又发现了什么样的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这项新能源又把人类推进什么样的“新时代”?(2分)
(3)当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时,列宁提出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创新之处表现在何处?(2分)
(4)当资本主义发展遇到危机威胁时美国采取什么政策?新在何处?(2分)
(5)下表是《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项目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国内增长率 | 2.2 | 4.2 | 3.3 | 3.5 | 4.7 | 4.8 |
其中IT产业 | 0.6 | 0.8 | 1.0 | 1.2 | 1.3 | 1.3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材料二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材料三 马克思说:“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分别是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是指什么?“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是指什么事件?(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材料一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材料二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材料三 马克思说:“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分别是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是指什么?“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是指什么事件?(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
材料二:大战进行了四年多,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尤其俄国,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人民普遍不满。
材料三:1917年的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它真正的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砸碎了套在人民头上的枷锁。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2分)
(2)材料二中大战是指什么战争?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革命过程中又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 “人民头上的枷锁”指的是什么制度?(3分)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
材料二:大战进行了四年多,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尤其俄国,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人民普遍不满。
材料三:1917年的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它真正的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砸碎了套在人民头上的枷锁。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2分)
(2)材料二中大战是指什么战争?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革命过程中又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 “人民头上的枷锁”指的是什么制度?(3分)
2.选择题- (共15题)
4.
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说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其中“大多数人”指
A.全体居民 |
B.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
C.全体成年公民 |
D.全体贵族 |
6.
远道而来的欧洲殖民者在屠杀印第安人的同时,抢占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财产。残酷的历史现象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 B.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
7.
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的重大转折事件是指( )
A.中世纪的开始 |
B.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
C.手工工场时期开始向机器大生产时期过渡 |
D.西欧殖民势力渗入或控制印度、中国等亚洲古老文明中心 |
11.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光绪帝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不应当选择的话题是( )
A.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行 |
B.总统候选人利用留声机竞选 |
C.市政广场进行了亮化工程 |
D.战地记者可用传真发出通讯 |
13.
王鹏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中遇到这样一道题:1862年9月以后,林肯的名字就与这份宣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份宣言是什么?请你帮他回答( )
A.《宅地法》 |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独立宣言》 | D.《人权宣言》 |
15.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是(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