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74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13

1.简答题(共1题)

1.
研读历史,知兴衰而明智。17-19世纪,西方各国和日本纷纷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给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分别以什么重大改革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4分)
(3)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跻身世界强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美国崛起中起着什么作用?(4分)
(4)17-19世纪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6分)

2.列举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
——《独立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议会想达到什么目的?据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4分)
(2)材料二出自法国大革命中什么文献?该文献的颁布有何进步意义?(4分)
(3)请指出材料二、材料三中的共同主张。(4分)

3.综合题(共2题)

3.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影响人类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
材料二:
1860—1910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国别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6分)
(2)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导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
读图明史,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2)分别写出图一中A、B航线的航海家。(2分)
(3)图三中,三位人物载入史册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4)图一与图二、图三有无内在联系,请说明理由?(4分)

4.选择题(共21题)

5.
伯利克里时代被称为“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主要是指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A.希腊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雅典由共和制变为帝制
C.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D.民主统治盛极一时
6.
下列文明成果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
C.阿拉伯数字D.造纸术
7.
下列国家中两次社会性质的变化都是通过改革完成的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8.
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世俗封建主
B.矮子丕平
C.商人和银行家
D.教皇和教会
9.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现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blank#}1{#/blank#}_,发现小车在{#blank#}2{#/blank#}_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结论方法:若{#blank#}3{#/blank#}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blank#}4{#/blank#}法。

问题讨论: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blank#}5{#/blank#},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blank#}6{#/blank#}的关系。

10.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11.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0N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0N的小球,斜面体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之所以说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冲破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
A.提倡人文主义
B.宣传启蒙思想
C.复兴古典文化
D.开展宗教改革
13.
“凡有文学的地方就有莎士比亚”。下列作品是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
A.《仲夏夜之梦》B.《战争与和平》
C.《天方夜谭》D.《荷马史诗》
1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15.

非处方药的标志是(    )

16.
如下图是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 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l776年7月4日(  )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
1989年7月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
A.《社会契约论》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D.《共产党宣言》
18.
与《国际歌 》的创作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D.印度民族起义
19.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
明治维新对日本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提倡文明开发,大力发展教育
D.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21.
一群工人集会中手拿小册子高呼“我也要选举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场景,这场运动是
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
C.英国宪章运动D.五四运动
2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
23.
后世有人评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因为伏尔泰是
A.文艺复兴的先驱
B.新航路的开辟者
C.宪章运动的发起者
D.启蒙运动的领袖
24.
今天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角逐让人想起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剑拔弩张。下列属于协约国的是
A.英国、法国、俄国
B.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法国、奥匈帝国
25.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
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列举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