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区分改革和革命。改革强调在原有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革新,通过吸收新鲜事物来充实和完善旧基础,使其不失时代性和先进性。革命则是对原事物的彻底否定和打击,从而建立新的事物。
材料一: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二:图—1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图—2,沙皇在“文明”的口号下,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
(1)材料中的“新办法”指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
(2)材料中“农民……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是什么意思?
(3)该法律颁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
(4)材料中“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说明了什么?
(5)材料中“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又是为什么?
(6)图—2说明了什么?
(7)材料中的沙皇指的是谁?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
(8)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9)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0)该事件对日本近代化进程有何重大意义?
正确区分改革和革命。改革强调在原有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革新,通过吸收新鲜事物来充实和完善旧基础,使其不失时代性和先进性。革命则是对原事物的彻底否定和打击,从而建立新的事物。
材料一: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二:图—1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图—2,沙皇在“文明”的口号下,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
(1)材料中的“新办法”指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
(2)材料中“农民……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是什么意思?
(3)该法律颁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
(4)材料中“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说明了什么?
(5)材料中“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又是为什么?
(6)图—2说明了什么?
(7)材料中的沙皇指的是谁?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
(8)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9)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0)该事件对日本近代化进程有何重大意义?
2.选择题- (共26题)
2.
《摩奴法典》记载:“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创造物的主宰”是国王 |
B.材料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生活 |
C.雅利安人南下形成种姓制度 |
D.《摩奴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
3.
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里克利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
③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
④成年妇女积极参加选举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
③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
④成年妇女积极参加选举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5.
穿越时空隧道,小王通过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小王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最有可能主要因为小王是:( )
A.商人 | B.富人 | C.外邦人 | D.成年人 |
10.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传入中国表述错误的是( )
A.从古印度传入中国 | B.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
C.唐朝时期传入中国 | D.经中亚传入中国 |
16.
学习历史要分清直接原因与导火线的关系,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的是:( )
①苏格兰人民起义 ②法国财政危机 ③波斯顿倾茶事件 ④林肯当选总统
①苏格兰人民起义 ②法国财政危机 ③波斯顿倾茶事件 ④林肯当选总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7.
“英格兰民族的聪明智慧最大程度地表现为英国的宪政。……它既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下列体现“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的是:( )
①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②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时政府就要下台
③英王是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
④议会居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可以弹劾政府
①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②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时政府就要下台
③英王是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
④议会居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可以弹劾政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 )


A.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
B.法国8月10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 |
C.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法国革命到达高潮 |
D.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
20.
被誉为“大西洋畔的葡萄酒港”的波尔多是个美丽的城市,广场的圆柱形纪念碑是为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的,你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吗?( )
A.革命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
B.革命前法国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
C.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没有满足国王的要求 |
D.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1.
彦妮同学在阅读《世界文明史》时,看到这样的话:“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它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工业革命 | C.光荣革命 | D.宗教改革 |
22.
下图是美国“奴隶制的扩张”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无法调和,这一矛盾的焦点是:( )


A.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
B.国内市场能否扩大问题 |
C.对待美国领土扩张问题 |
D.对发展北部工商业问题 |
25.
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 B.西南大名的强大 |
C.民族危机的加剧 | D.倒幕运动的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