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省郴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72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31

1.判断题(共8题)

1.
判断题:公元前27年,伯利克里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2.
判断题:古印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
判断题: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西亚等地区。
4.
判断题: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
判断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6.
判断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7.
判断题:火车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兴起。
8.
将通过殖民掠夺得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综合题(共4题)

9.
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他同学展示了四幅历史人物的图片:

他们提出挑战,请你参与:
(1)请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图1:
图2:
图3:
图4:
(2)请你任选两组图片,说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示:一组为两幅图片,如图1与图2;图2与图3;图3与图4;图1与图4……)
(3)请你根据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说一说这些历史事件与主题“世界联成一体”有什么必然联系?(写出两幅图片即可)
10.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却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和深思的地方。请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托马斯·潘恩说过:“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1)材料一中的“已接受了这个挑战”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重大历史事件为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2)美国是通过哪次战争解决“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况”?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有很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该事件中你认识到什么?
材料三 奥巴马作为黑人的后裔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追溯历史,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满载黑人的船只不时驶过,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为改变自身悲惨命运进行不懈的斗争。
(3)材料三中的“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与哪一史实有关?在美国,黑人悲惨命运的改变与历史上哪一份重要文献有关?请简要概括这一文献颁布者的历史贡献。
11.
追求思想解放,探寻政治文明是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你列举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19世纪,为建立理想社会,马克思和谁一起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理论的诞生有何重要的意义?
(3)结合以上运动和人物的贡献,你认为这些历史事件有哪些共同影响?
1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农奴得到的土地,仅值5亿多卢布,而农奴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农奴制的废除,使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必要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一事件对俄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病急乱投医的土耳其帝国站到了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而对此恼羞成怒的英法为了拉拢沙俄,破天荒地改变了坚持百年的固有政策。1915年3月,英法俄三国达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条约以明文的形式瓜分了土耳其,英法宣布将放弃阻止俄国走出黑海海峡的传统政策。战后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划归俄罗斯,而英法则将瓜分土耳其在阿拉伯地区的剩余部分。
——《君士坦丁堡的梦:漫谈俄土间的恩怨情仇》
(2)哪一历史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这场战争的性质如何?材料中哪些话反映了这一性质?
材料三 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于11月24日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叙利亚一侧坠毁。土耳其方面说,俄战机非法侵入土领空,土军方多次警告无果后将其击落。俄罗斯方面则说,战机当天全程未离开过叙利亚领空,而且是在叙利亚境内坠毁。俄总统普京表示,这起事件将严重影响俄土关系,并于28日签署命令,对土实行大规模制裁。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2015年12月3日电
(3)请你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改善俄土关系提出自己的建议。

3.选择题(共13题)

13.
希波战争后,确立了在东地中海霸权地位的是:
A.雅典B.波斯C.马其顿王国D.罗马帝国
14.
文明的出现,冲破了蛮荒的黑暗。西方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是
A.古印度B.古罗马C.古巴比伦D.古希腊
15.
在一次虚拟的世界文化之旅中,下列文明古国境内,一座外形近似“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它位于
A.
B.
C.
D.
16.
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六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7.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初创“阿拉伯数字”的是()
A. 古埃及人 B. 古罗马人
C. 古印度人 D. 中国人
18.
《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9.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船队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太平洋一大西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
B.大西洋一印度洋一太平洋一大西洋
C.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
D.印度洋一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大西洋
20.
(题文)17、18世纪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21.
下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美洲B.欧洲C.非洲D.亚洲
22.
近代史上的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从发明交通丁具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3.
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见下图)。邮票上有“1871-1991”、“一百二十周年”、“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分析,此事件应该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巴黎公社
24.
下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 ( )  
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
C.华沙条约组织D.轴心国
25.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①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②卡尔·本茨——火车
③爱迪生——耐用的电灯泡 ④史蒂芬孙——汽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8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