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史上的三个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画家是谁?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4)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三件大事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伏尔泰
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请回答:(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画家是谁?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4)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三件大事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二:日本的最高领导阶层,以岩仓为首的,访问欧美的这样一个代表团,最后用的是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概括,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始惊就是他们到了欧美,看到了西方发达的文物制度以后,那种吃惊的程度;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终狂就是下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的文化制度使日本跟西方一样。
材料三: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和美国爆发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世界大国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走上崛起之路的?
(3)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材料一: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二:日本的最高领导阶层,以岩仓为首的,访问欧美的这样一个代表团,最后用的是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概括,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始惊就是他们到了欧美,看到了西方发达的文物制度以后,那种吃惊的程度;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终狂就是下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的文化制度使日本跟西方一样。
材料三: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和美国爆发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世界大国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走上崛起之路的?
(3)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2.选择题- (共22题)
5.
随着驻伊美军在2011年底撤离伊拉克,两河流域这片曾经的人类文明摇篮之安危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
A.象形文字、金字塔 | B.司母戊鼎、甲骨文 |
C.种姓制度、佛教 | 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
7.
下图是1893年美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套纪念邮票之一。这张邮票记载着这样一段
历史: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 年10 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小的瓜 纳哈尼岛。文中的“他”指的是

历史: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 年10 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小的瓜 纳哈尼岛。文中的“他”指的是

A.达?伽马 | B.哥伦布 | C.麦哲伦 | D.迪亚士 |
8.
苏维埃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1921年写道:“墙上的马克思在注视,突然,张开嘴,开始呵诘:庸俗理不清的纱线缠上了革命,庸俗生活比白匪军更为恶劣,最好拧下金丝雀的首级——因此,共产主义,将不会败于金丝雀。”诗人写作的主要意图是( )
9.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A.《宅地法》 |
B.《人权宣言》 |
C.《权利法案》 |
D.《民法典》 |
12.
马克思认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注入宗主国。在这里化为资本。”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露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 |
B.肯定了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 |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残暴性 |
D.肯定了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的合理性 |
14.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
C.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5.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共同著作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勾画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蓝图。这本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
B.《资本论》 |
C.《人民宪章》 |
D.《人权宣言》 |
16.
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的后面往往是开枪。这说明
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
B.美国社会不稳定 |
C.奴隶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制度 |
D.种族歧视问题严重 |
19.
1914年8月,欧洲一家报纸曾这样报道:“……正是这个名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据所学知识回答,“普林西普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该事件发生在
A.凡尔登 |
B.萨拉热窝 |
C.巴黎 |
D.华盛顿 |
20.
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他是( )
A.达尔文 | B.巴斯德 | C.爱因斯坦 | D.爱迪生 |
21.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以下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
B.其核心内容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
C.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
D.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联合国家宣言》 | D.《慕尼黑协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