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初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9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2/8

1.综合题(共4题)

1.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日本战败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这是日本战后尽快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最主要因素。
走向现代
材料三 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英国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4)“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两例并说明各是怎样解决的。
(5)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材料二
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着一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雄交响曲》是德国哪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属于哪一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标志着哪一地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德国是如何“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4)根据材料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于哪一年?“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
(5)列举材料二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两次重要战役的名称。
3.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们常常都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代表和旗帜。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开展以“解读伟人,感悟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
材料一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
“文革”十年间,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全国大批企业停产,人民生活下降。“文革”后,“左”的措施仍然存在,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列宁、罗斯福、邓小平面临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方法”、罗斯福的“试验”、邓小平的“改革”各有何特点?他们所实行的三种不同政策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从以上探究中,你得到哪些认识或启示?
【看风云人物,悟伟人精神】
材料四
罗斯福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简单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材料五
邓小平曾经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奖牌。”
(4)从上述两位伟人的经历与话语中,你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4.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不断,面对挑战,人类总是能够化解危局,不断进步。让我们走进历史,共同探寻历史的智慧。

【再现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给上图写一段解说词。
【解读历史】
(2)从图一中,你获得了哪一重要历史信息?,简述它与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图一:

图二: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探究历史】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经济持续发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其原因之一是
A.欧洲走向联合
B.美国在欧洲实行民主改革
C.根除了经济危机隐患
D.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探究历史】
(4)请给以上学习内容归纳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在贯彻这一主题过程中,世界各国应遵循哪些原则?

2.选择题(共3题)

5.
关于非洲历史的发展,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的古代文明
B.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贸易促进了非洲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C.二战后,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
D.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
6.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为段话赞美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雅典民主政治
C.罗马帝国的辉煌
D.种姓制度
7.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
A.欧洲联盟的建立B.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C.世贸组织的成立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