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初三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9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这是因为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材料二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复活》里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厉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事件?“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客观评价这次改革?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写出“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地具体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展示了飞机、公共汽车,首次出现了冰淇淋和汉堡包。
材料二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给世纪(20世纪)初的世界蒙上了战争的阴云,战争的气息随着争夺的升级而越来越浓。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进行四年多,牵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参战各国共伤亡3000多万人口,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多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万,经济损失达3400亿美元。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汽车的发明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结合材料三概括一战造成的危害?
(4)科技发明催生新式武器,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和战争的关系?

2.选择题(共25题)

3.
在伯利克里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在当时雅典城邦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4.
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书《马可·波罗游记》。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5.
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花、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A.使欧洲同其它大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关系
B.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C.使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发生巨变
D.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6.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在评价它的历史作用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最进步”主要体现在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科学主义
D.社会主义
7.
14~16世纪西欧发生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事件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8.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和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
B.《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
C.《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民法典》——美国南北战争
9.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
B.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C.封建主义取代奴隶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0.
抓住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关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11.
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这里的“结果”主要是指
A.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12.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了系列法典D.扩大了法兰西的疆域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时代”等,由此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工业时代的国际格局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一体化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4.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第一届世博会隆重开幕,人们流连于异彩纷呈的展品之间,感叹科技进步的神奇力量。在这次展览会上,人们可以看到的展品是
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机③汽船④火车⑤汽车⑥飞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15.
下列带动机器转动的动力出现的时间顺序是
A.电力——水力——蒸汽
B.蒸汽——水力——电力
C.水力——电力——蒸汽
D.水力——蒸汽——电力
16.
它发表一百六十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指导,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里的“它”指的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D.《人权宣言》
17.
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
A.实现国家独立B.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维护国家统一D.废除黑人奴隶制
18.
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这得益于()
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C.西方国家的扶植和支持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19.下图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0.
爱因斯坦曾经幽默的解释他的某一理论:“你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坐上两小时,会觉得只过了一分钟;二如果你挨着火炉坐上一分钟,你就会觉得坐了两小时。”这一理论是
A.进化论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运动三大定律
21.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材料解释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C.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22.
1878年,法国大作家在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A.封建君主专制和制度和天主教会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一战的同盟国
23.
西方不少科学家认为:生物知识将是21世纪人类必备的基础知识,那么近代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立者是
A.爱迪生
B.牛顿
C.达尔文
D.哥白尼
24.
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25.
据统计在2013年1至10月,我国各地平均雾霾天数为30天,较往常偏多10天。这说明雾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其原因是由于近百年来全球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开始于()
A.蒸汽机的大量使用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电力的广泛使用D.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
26.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27.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甲图中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将A瓶内的肉汤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的瓶颈打断(见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