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期间主要国家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步入资本主义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发生在哪次革命中?革命的成果是通过哪一文献得到保障的?“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战争是什么?“从危机中拯救美利坚”的“伟大的总统”的是谁?这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
(3)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在革命过程中拿破仑颁布巩固其成果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发生在哪次革命中?革命的成果是通过哪一文献得到保障的?“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战争是什么?“从危机中拯救美利坚”的“伟大的总统”的是谁?这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
(3)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在革命过程中拿破仑颁布巩固其成果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2.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科学技术的革命,尽管这两次革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直至今日人类社会还在感受着这两场革命所带给我们的恩惠。
【能源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请把人类能源变迁图的两处空白填空完整。
① ② ③
【能人荟萃】

(2)结合人物图片及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空缺内容。
① ② ③ ④
【深思感悟】
(3)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当今世界,不仅要注重科技的发展,更要关注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请你对如何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生态遂宁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能源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请把人类能源变迁图的两处空白填空完整。
① ② ③
【能人荟萃】

(2)结合人物图片及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空缺内容。
人物 | 名字 | 杰出贡献 |
图一 | ① | 首先制造出“旅行者号”机车。 |
图二 | 卡尔本茨 | ② |
图三 | ③ | 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
图四 | 爱迪生 | 被誉为“④ ”。 |
① ② ③ ④
【深思感悟】
(3)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当今世界,不仅要注重科技的发展,更要关注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请你对如何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生态遂宁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3.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资本主义大国开始腾飞和崛起。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阻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规定:(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日本新领导人”的改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出自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哪一部文献?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抖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阻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规定:(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日本新领导人”的改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出自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哪一部文献?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8题)
5.
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与新大陆联系在一起,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是(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宗教改革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宗教改革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
史学家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促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是( )
A.文艺复兴 | B.启蒙运动 |
C.新航路开辟 | D.资产阶级革命 |
8.
下列各项,哪些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
① 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② 新贵族形成,并和资产阶级利益一致,成为反封建的力量
③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第三等级代表对国王的横征暴敛不满
① 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② 新贵族形成,并和资产阶级利益一致,成为反封建的力量
③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第三等级代表对国王的横征暴敛不满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
9.
1790年初,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将军拉法耶特将缴获的开启巴士底狱的钥匙赠送给华盛顿总统,并在给华盛顿的信中表示,“由于美国革命,巴士底狱的大门才启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 B.法国曾经对美国独立战争提供军事援助 |
C.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 D.华盛顿曾经参加过攻占巴士底狱 |
11.
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 ( )
A.封建等级制度和英国殖民统治 | 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
C.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 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
12.
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这两次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分别是
A.美国诞生;美国获得真正的独立 |
B.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的胜利 |
C.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
D.美国诞生;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
14.
2012年7月14日,法国士兵行进在首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庆祝法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法国人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
A.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B.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 |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 D.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
15.
“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从这些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战争 |
B.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
C.拿破仑对外战争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的一面 |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
16.
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表现在革命过程中受到了欧洲其它一些国家的干预。当法国处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掌握政权,解决了这些问题,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 )。
A.克伦威尔 | B.伏尔泰 | C.罗伯斯庇尔 | D.拿破仑 |
18.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
B.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阳台上有一颗石榴树,叶子碧绿碧绿的。石榴树开花了,它们的花不很香,可是开得火红火红的,像个小喇叭,真好看!它结了两个小石榴,已经变红了,像两只小灯笼,风儿吹来,一摇一摇的。我每天给它浇水,希望它快快长大。
2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 | B.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D.提倡文明开化 |
25.
下列有关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②使日本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使日本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④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②使日本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使日本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④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6.
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③都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④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③都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④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7.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A.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
D.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
28.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是时代的缩影,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历史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及活动状况提供了一面可以参照的镜子。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战争与和平》——一部有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巨著 |
B.《英雄交响曲》——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的英雄业绩 |
C.《向日葵》——表达了梵高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
D.《复活》——法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
29.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萨拉热窝事件 |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D.三国同盟的形成 |
30.
某星期天早晨,小程看到母亲的留言条,上面写着:“程程:妈妈已经在前往北京的①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后天乘②火车从外地回家。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大约10点半到,记得去接站哟。书房台灯的④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