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万州区国本中学九年级上期阶段测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8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14

1.综合题(共5题)

1.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造纸术发明的国家
B.阿拉伯数字发明的国家
据图指出,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1分)
2.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于何时,独立于何时。(2分)
(2)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2分)
(3)结合美国历史,你认为成就美国奇迹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有哪些?(任意说出两个原因)(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的和冶金业的机械化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二: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他的影响下,欧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低下而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受煎熬的人民,开始看到了苦难尽头的光亮。同时,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工具所引起的巨大变革,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世界史·近代史编》吴于廑
材料三:1870-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材料四:经济及工业化发展催促着当时各国政府争夺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及市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国内商人势力兴起,便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冲突,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发加大。
——《新帝国主义》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2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信息。(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新的战争爆发间的内在联系。(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帝国大学国立大学的许多学科和诸多领域,短时间内全部实行了西化。这里积极的一面是效率很高,为了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切从零开始完全实行西化。实际上也证明了这样做效率确实很高。
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当时,一个外籍专家的月薪最高可以达到两千日元,是明治政府高官的三倍多。
材料二: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95%以上的男子,90%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日本和英国的铁路里程差距从明治维新初期的1000倍缩小为不到4倍。
材料三: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维新目标,强硬的大久保利通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方式推行改革,但政府在发展工业方面既缺乏经验又急欲求成,导致政府财政难以为继。而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代文明与本土传统的激烈冲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归纳,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日本崛起之路对“中国梦”的实现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2分)
5.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而清朝戊戌变法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未涉及”。
(1)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2)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    
(3)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    
(4)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    
(5)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    

2.选择题(共19题)

6.
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馆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寓意:( )
A.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希腊人喜欢蓝色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7.
三千多年前南亚地区的种姓制度,社会成员是不平等的,经商的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处于社会哪一阶层
A.婆罗门,社会低层B.刹帝利,社会顶层
C.吠舍,社会中下层D.首陀罗,社会最低层
8.

2014年苏州市狠抓节能减排,严格落实“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对此,下列评论最合适的是(    )

9.
有人说:“日本的历史就是两次改革的历史。”日本历史上这两次改革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①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③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④外来文化都深深影响了日本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0.

6月1日,联合国驻马里维和部队遇袭,年仅29岁的战士申亮亮以身殉职。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一名战友在微信中写道:“这一个发微信都有延迟的国度,我们于炙烤、疾病、战乱中守护者马里的和平。”维和部队战士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

11.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B.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帝国
C.穆罕默德——基督教D.释迦牟尼——佛教
12.如图所示,用力F拉杠杆的A点使它处在平衡状态.图中F1、F2、F3、F4表示力F的四种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为(   )

13.如图所示,用力F拉杠杆的A点使它处在平衡状态.图中F1、F2、F3、F4表示力F的四种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为(   )

14.如图所示,用力F拉杠杆的A点使它处在平衡状态.图中F1、F2、F3、F4表示力F的四种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为(   )

15.
人们比较熟悉的“芝麻开门”,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中的一句咒语,这个充满魅力的故事来自于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
A.《天方夜谭》B.《俄狄浦斯王》C.《木马记》D.《梨俱吠陀》
16.
欧洲的14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殖民掠夺和新航路开辟D.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
17.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 a→b→c.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示数在(   )

18.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
19.如图,三个力F1、F2、F3分别都能使杠杆平衡,其中最小的力是(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华历史年代尺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中国同胞。﹣﹣摘编自新华网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华历史年代尺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中国同胞。﹣﹣摘编自新华网

22.
1889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由法国政府举办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参会者可能看到的展品有
①电话 ②柴油内燃机 ③ 汽车 ④无线电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
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照明。电灯的发明打破了这一现象,你知道耐用电灯泡的发明,得益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爱迪生B.马克思C.牛顿D.恩格斯
24.

2015年8月24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自中央作出对口援藏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已累计有296亿元资金落户高原,推动西藏经济连续6年实现百亿级增长。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有利于(    )

①维护国家稳定和边疆安全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大融合

③加快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④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3.填空题(共1题)

25.
观察右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南方叛军的老巢
B.南北战争中转折点战役发生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