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8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16

1.综合题(共3题)

1.
在世界历史上,改革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谁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1分)他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核心是什么?(1分)这一政治制度的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  
(2)七世纪时,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哪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国家?
(3)八世纪初,法兰克王国进行了土地分封制的改革,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什么?(1分)这一改革促进了西欧哪一制度的形成?(1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新唐书·日本传》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谴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出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三  2001年2月27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传出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阿富汗内战期间,塔利班(信奉伊斯兰教)最高领袖下令摧毁全国所有的佛像,包括世界闻名的具有2000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的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隋唐的一次最重要的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1分)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1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归纳出东西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有哪两种?(2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1分) 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三大宗教)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三:‘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
(2)在以上三大宗教的主张中,相似之处是什么?
(3)三大宗教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且被统治阶级所推崇?

2.选择题(共23题)

4.
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D.擅长军事远征
5.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体现的是( )
A.印度的种姓制度B.雅典的民主政治
C.西欧封建等级制D.中国的宗法制
6.
九年级 (2)班的王某同学“对人类形成的大致时间”总是搞不清楚,聪明的你能准确告诉他是下面哪个答案吗?(   )
A.三四万年前B.二三百万年前C.三四百万年前D.四五百万年前
7.“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8.“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9.
从发源地看,古代希腊文明不同于古代亚非文明之处是(   )   
A.以海洋为中心B.在大河流域
C.远离海洋D.以城市为中心
10.下图是19世纪中期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示意图,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    )

11.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是在(   )
A.伯利克里时代B.亚历山大时代
C.梭伦时代 D.屋大维时代
12.
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结束的时间是:(  )
A.公元前476年B.公元476年
C.公元前27年D.公元395年
13.以下工厂是由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创立的是(    )
14.我们通过计算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是{#blank#}1{#/blank#},0乘以一个数,积是{#blank#}2{#/blank#},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blank#}3{#/blank#},在减法中,当{#blank#}4{#/blank#}和{#blank#}5{#/blank#}相等时,差是0
15.我们通过计算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是{#blank#}1{#/blank#},0乘以一个数,积是{#blank#}2{#/blank#},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blank#}3{#/blank#},在减法中,当{#blank#}4{#/blank#}和{#blank#}5{#/blank#}相等时,差是0
16.我们通过计算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是{#blank#}1{#/blank#},0乘以一个数,积是{#blank#}2{#/blank#},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blank#}3{#/blank#},在减法中,当{#blank#}4{#/blank#}和{#blank#}5{#/blank#}相等时,差是0
17.
古代印度社会的四个等级中,把持国家行政大权的是:(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18.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霸主的是
A.古希腊B.古罗马C.亚历山大D.阿拉伯帝国
19.
西欧中世纪时期,经常会有人因思想上的创新而被作为“异端”,从而受到宗教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
A.罗马教会占有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
B.罗马教皇的权力凌驾一切
C.在中世纪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D.西欧等级制度森严
20.
人们常说:对待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国外也有类似的谚语:“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这句谚语最早出自于( )
A.《佛经》B.《古兰经》
C.《汉谟拉比法典》D.《圣经》
21.
介绍了欧洲通往亚洲大陆的陆路交通路线,介绍了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地区的地理状 况和繁荣富庶景象,介绍了东方高度发展的文明和文化,使欧洲人大开了眼界,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被当时人称之为“世界一大奇书”的是(    )
A.《神曲》B.《荷马史诗》
C.《哈姆雷特》D.《马可·波罗行纪》
22.
同学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烩炙人口的故事,他们均出自一个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
A.《一千零一夜》B.《伊利亚特》
C.《俄底浦斯王》D.《奥德赛》
23.
在一位埃及法老的陵墓里,发现很多神秘的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种古老的文字,它应该是(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字母
24.
下列帝国中,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有(  )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25.在四则运算中,只有加、减或者乘、除法的,要按{#blank#}1{#/blank#}的顺序计算。
26.
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发生了一次东西方文明的大碰撞,这是指(    )
A.布匿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
C.希波战争D.罗马帝国的扩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