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十三中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8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4

1.判断题(共1题)

1.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文明古国
地理位置
世界地位
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最先出现农业,古代农业生产发达;最
先进入文明时代;最先出现国家和统一的大国。
巴比伦
亚洲: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中国
亚洲:黄河和长江流域
印度
亚洲: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亚非大陆出现了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2)亚非文明古国都处于大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极为相似。
(3)巍峨壮观的金字塔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4)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区,从进入文明时代开始就形成了统一的大国。
(5)除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外,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地区还有希腊的克里特。

2.综合题(共6题)

2.
观察(图一)回答下列问题:(第(1)(2)题用英文代号填写)

(1)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是图中。
(2)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是图中。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不是从我们领人的制度中模仿出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那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该国的最高国家决策机构是什么?这种民主有何局限性?
(2)材料中的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指的是谁?
(3)日本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后,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发生的时间和带来的影响。
4.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根据相关内容作答。
【昔日灿烂】 
在古代史的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当属希腊作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当然在古代世界亚非人也创造了无比灿烂的辉煌。
(1)请列举古代希腊在文学、雕塑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一例。 
(2)请列举亚洲地区在文学、科学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文明交流】 
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3)材料认为“商队来往”和“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试举一例加以佐证。
【文化现象】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宗教,宗教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一直延续至今。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相同地理位置。
(5)请写出为阿拉伯统一作出贡献的宗教名称。每年12月25日,我国大多数年轻人过的是哪一宗教的节日。
5.
(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亚历山大帝国发源地:马其顿
B.亚历山大东征中著名战役:伊苏斯之战
(2)指出亚历山大帝国版图的特点
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人间天堂”!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通大船!试想,他的家乡意大利水乡威尼斯,怎能咽得下这口气?他说看到了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的纸张当作货币(钞票)……”    
(1)材料一所描述的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哪两种基本形式?
(2)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认同哪一种方式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并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提到的“他”是指谁?
(4)今天是历史的延续,今天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或重要仪式,也必会载入史册。请举出一件生活中能体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重大事件或者是重要仪式。
7.
地中海中部的古罗马是欧洲历史发展的缩影,从形成开始,就充满了血腥。关注他,让我们能向和平迈进,
更能前车之鉴。
请回答:
(1)为争夺海上霸权,罗马与迦太基展开长期争夺战,请写出这次战争的名称?
(2)古罗马的民主政治也高度繁荣,请写出建立的最重要的机构名称。
(3)在意大利版图上发生世界古代史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请写出这些起义的领导者。
(4)中世纪的拜占廷帝国曾傲立于世界。但此后几百年,帝国内忧外患不断,13世纪西方军队东征,政权风雨飘摇。l5世纪中期,终被消灭。请问,该帝国是被谁灭亡的?
(5)从拜占庭帝国的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你有什么感悟?

3.选择题(共11题)

8.
公元十一世纪前后,西欧城市逐渐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事业的发展
9.
日本大化改新的推动者包括(   )
①中大兄皇子   ②高向玄理  ③孝德天皇 ④)苏我氏父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
人种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人种没有优劣之分,现代人种形成于(   )
A.古猿时期B.猿人时期C.早期智人时期D.晚期智人时期
11.
下列表述与《汉谟拉比法典》不相符的是(   )
A.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B.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D.主人不得买卖或转让奴隶
12.
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
A.界限深严B.职业世袭C.种姓内婚D.阻碍进步
13.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
A.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B.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C.梭伦﹣﹣建立罗马帝国D.恺撒﹣﹣成为独裁者
14.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
A.彼此近邻B.大河奔流C.宜于农耕D.土地肥沃
15.
它始建于12世纪中叶,它以匀称的结构和美观的外形闻名于世,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天主教大教堂。它是(   )
A.巴黎圣母院B.罗马圆形剧场C.帕特农神庙D.麦加清真寺
16.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位于(   )
A.两河流域B.红海东岸C.波斯湾D.地中海东岸
17.
在世界古代史上,结果以小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是(  )
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D.罗马帝国的扩张
18.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出的豪言壮语,下列不属于他的成就的是(   )
A.写成《几何原本》B.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
C.提出杠杆原理D.总结出浮力原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