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材料信息相符,请在括号里填“A”;如果违背了材料信息,请在括号里填“B”;如果是材料未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C”。
(1)印度种姓制度把印度居民分成了四个等级。 ( )
(2)印度种姓制度中,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统治阶层。 ( )
(3)印度种姓制度和西欧等级制中,国王都是最高统治者。 ( )
(4)西欧等级金字塔中统治阶级的最底层是农奴。 ( )
(5)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金字塔。 ( )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材料信息相符,请在括号里填“A”;如果违背了材料信息,请在括号里填“B”;如果是材料未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C”。
(1)印度种姓制度把印度居民分成了四个等级。 ( )
(2)印度种姓制度中,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统治阶层。 ( )
(3)印度种姓制度和西欧等级制中,国王都是最高统治者。 ( )
(4)西欧等级金字塔中统治阶级的最底层是农奴。 ( )
(5)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金字塔。 ( )
2.综合题- (共4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不是从我们领人的制度中模仿出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 7世纪中叶,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于646年元旦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
材料三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中央分京师和畿(ji)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改革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那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有何局限性?
(2)请说出材料二中改革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此次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次改革的内容?并根据材料三,指出此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不是从我们领人的制度中模仿出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 7世纪中叶,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于646年元旦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
材料三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中央分京师和畿(ji)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改革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那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有何局限性?
(2)请说出材料二中改革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此次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次改革的内容?并根据材料三,指出此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3.
宗教通过诉诸超自然的力量,以其信仰体系、礼仪体系以及组织体系,在社会整合中发挥作用,为人类构建的社会秩序涂上神圣化的色彩。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据此,你认为这是哪一个宗教的思想?其创始人是谁?
(2)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的政治、思想、文学、建筑、绘画等无不留下了基督教的印迹。基督教的宗教经典是什么?
(3)下图是兴起于阿拉伯地区的某个宗教的经典,该宗教的第一圣寺是哪一座寺庙?这一宗教对阿拉伯民族和国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1)“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据此,你认为这是哪一个宗教的思想?其创始人是谁?
(2)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的政治、思想、文学、建筑、绘画等无不留下了基督教的印迹。基督教的宗教经典是什么?
(3)下图是兴起于阿拉伯地区的某个宗教的经典,该宗教的第一圣寺是哪一座寺庙?这一宗教对阿拉伯民族和国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骆驼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等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和平交住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地区的人?根据概括指出他们“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史实分析这种方式带来的利弊。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材料一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骆驼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等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和平交住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地区的人?根据概括指出他们“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史实分析这种方式带来的利弊。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3.选择题- (共12题)
6.
近代西方人奉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根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明历史悠久 |
B.古希腊罗马文明有璀璨的文化和较为完善的民主法制体系 |
C.古希腊罗马文明大气磅礴 |
D.古希腊罗马文明影响深远 |
9.
考古学家在一位古老的西亚国王墓穴中发现了很多神秘的符号,经科学鉴定,墓穴距今约3000年左右,神秘符号是一种古老文字,文字式样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应该是( )


A.象形文字 | B.甲骨文 |
C.拉丁文 | D.楔形文字 |
12.
“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很大 |
B.孕育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
C.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 |
D.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