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7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7/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2.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摘编白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汉奸、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摘编自陈安吉《名人与南京》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的企业家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材料三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材料四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项目
金额
比重(%)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5385.8
44.2
加工贸易
6176.5
50.7
其他贸易
617.8
5.1
 
——以上资料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据材料三、四,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2.选择题(共3题)

4.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5.阅读理解。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正误。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Jim:I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It isn't near my house. I had to go there by bus.

Mike: I had a Chinese class. The school isn't far from my home. I walked there.

Anna: I played in the park. The park is very far. So I rode a bike there.

Mary: I met some friends at the train station. It is very far and I took a taxi there.

John: I went on a trip to New York. It is 400 kilometers away from my city, so I went there by train.

6.阅读理解。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正误。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Jim:I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It isn't near my house. I had to go there by bus.

Mike: I had a Chinese class. The school isn't far from my home. I walked there.

Anna: I played in the park. The park is very far. So I rode a bike there.

Mary: I met some friends at the train station. It is very far and I took a taxi there.

John: I went on a trip to New York. It is 400 kilometers away from my city, so I went there by train.

3.单选题(共13题)

7.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均田制的实行
B.井田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8.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C.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9.
(题文)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用品
B.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
C.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
D.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最高水平
10.
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
B.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C.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
D.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将其改名景德镇。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此设“浮梁瓷局”,明朝朱元璋在此设立洪武窑,顺治十一年(1654),设立景德镇官窑。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制瓷业源于北宋时期B.明清时期私营制瓷业衰败
C.声名鹊起与官窑相关D.明清官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12.
(题文)下表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使用情况,这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法国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C.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发展
D.英国工业化起步最早发展最迅速
13.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着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14.
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挖煤)”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英国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颁布《航海条例》
C.大力发展海军力量D.发动鸦片战争
15.
下图所示是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最适用于研究课题

A. “洋务运动卅年”
B. “早期工人阶级生存状况”
C. “实业救国热潮”
D. “近代首批民族企业产生”
16.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F2包括“实业救国”
B.一战期间F1>F2
C.甲午战争后的初期F2>F1
D.F1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17.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C.关税自主得到了实现
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18.
(题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19.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述文字最有可能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