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有效的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 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材料一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场改革使什么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材料二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一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主要有利于俄国什么经济的发展?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 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材料一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场改革使什么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材料二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一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主要有利于俄国什么经济的发展?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3.
某班准备以“科技改变生活”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1851年在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可能展示哪些先进的产品?(写出两例)
(2)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宝”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核心,这与世界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扬的理念一致?这一运动的先驱是谁?
[探究二]资料收集
(3)分析下面图片,请判断哪些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 (只填序号)

[探究三]深入研究
(4)“知识改变命运,科技优化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谁的什么发明使人们可以到天空中自由翱翔?
(5)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你为美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探究一]知识回顾
(1)1851年在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可能展示哪些先进的产品?(写出两例)
(2)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宝”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核心,这与世界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扬的理念一致?这一运动的先驱是谁?
[探究二]资料收集
(3)分析下面图片,请判断哪些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 (只填序号)

[探究三]深入研究
(4)“知识改变命运,科技优化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谁的什么发明使人们可以到天空中自由翱翔?
(5)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你为美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
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个是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另一个是宗教改革运动(1520——1570年)。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精神,而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而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又各从不同的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鸣锣开道:地理大发现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为欧洲资产阶级推倒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
这样,1500——1600年,在世界史上是取得重大成就的100年,在这100年中,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等领域完成了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象征着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吴宇廑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三者彼此孤立,自成一系。
(2)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动力来自于文艺复兴运动。
(3)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发展成为欧美社会巨变的根本原因。
(4)材料总结了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运动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5)思想文化、宗教、海外扩张等重大社会变革迎来了资产主义时代的到来。
这样,1500——1600年,在世界史上是取得重大成就的100年,在这100年中,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等领域完成了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象征着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吴宇廑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三者彼此孤立,自成一系。
(2)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动力来自于文艺复兴运动。
(3)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发展成为欧美社会巨变的根本原因。
(4)材料总结了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运动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5)思想文化、宗教、海外扩张等重大社会变革迎来了资产主义时代的到来。
5.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颁布的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政治体制?
(2)1789年9月,某国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这是发生在哪国的现象?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密切相关?
(3)“1863年,北军并不重视这支刚初建的黑人军团,但是这个第一支黑人团每一次从战场返回时,总是比上战场时的人数要多些。这是因为啥了?原来,在偏远种植园劳动的奴隶,看见了他们的黑人同胞穿着军服时,立即放下了锄头,拿起了主人遗弃的枪支,加入进队伍中了,同他们一起返回了北军的营地。”这一场景出现在哪国战争中?北军的领导者是谁?这场战争废除了什么制度从而为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4)在推翻幕府以后,日本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一改革叫什么名称?这场改革不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还使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什么道路?
(1)“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颁布的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政治体制?
(2)1789年9月,某国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这是发生在哪国的现象?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密切相关?
(3)“1863年,北军并不重视这支刚初建的黑人军团,但是这个第一支黑人团每一次从战场返回时,总是比上战场时的人数要多些。这是因为啥了?原来,在偏远种植园劳动的奴隶,看见了他们的黑人同胞穿着军服时,立即放下了锄头,拿起了主人遗弃的枪支,加入进队伍中了,同他们一起返回了北军的营地。”这一场景出现在哪国战争中?北军的领导者是谁?这场战争废除了什么制度从而为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4)在推翻幕府以后,日本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一改革叫什么名称?这场改革不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还使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什么道路?
2.选择题- (共13题)
6.
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斯巴达克起义——推翻了罗马统治 |
B.生产力提高——西欧城市兴起 |
C.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D.教会的统治——阻碍西欧社会的进步 |
17.
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贩卖黑奴贸易。下列能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航程的是: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 B.非洲→美洲→欧洲→非洲 |
C.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 D.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