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2018届九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67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推动了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但方面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促进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请写出一个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及其发明者
(2)材料二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朝野有识之士忧虑重重,他们感觉到一个巨大的危机已降临在美国的头上。内战的结束,《解放宣言》的发表赢得人心。对不人道的旧制度施以毁灭性的打击,自由的内涵获得了新的历史高度,让民众对共和树立了更坚实的信心,稳定了人民对民主执着的希望。
材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材料一中美国“一个巨大的危机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当时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的具体内容?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领导“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是谁?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这场革命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哪些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日本、俄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材料论述
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1)材料中的“两种不同制度”指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判断题(共1题)

4.
在九(1)班历史课堂讨论中,围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有关问题,张红和王明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判断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
张红: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道路的是英国和法国。英国人和法国人后来还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王明:英国的殖民掠夺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选择题(共22题)

5.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教皇国的形成
C.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6.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查理•马特改革
7.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健全民主制度
8.
对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
D.天主教会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9.
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这样描述一个国家: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帝国
10.
“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A.查理·马特
B.恺撒
C.亚历山大
D.阿育王
11.
天平是大家做实验时常用的仪器,其原理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的
A.达芬奇
B.阿基米德
C.欧几里德
D.亚里士多德
12.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耶稣B.乔达摩·悉达多
C.真主安拉D.宙斯神
13.
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下列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交往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的扩张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14.
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
A.《马可•波罗行记》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D.《神曲》
15.
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  )
A.帕台农神庙B.巴黎圣母院C.麦加清真寺D.卡尔纳克神庙
16.
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A.亚历山在东征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路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马可波罗东来
17.
它在革命风暴中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它在“光荣革命”中结束了自己的历史史命。“它”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启蒙运动D.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8.
从“开国元勋”“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的评价中你联想到的相关人物是( )
A.克伦威尔B.罗伯斯庇尔C.华盛顿D.亚历山大二世
19.
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学习内容,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初露锋芒→政变夺权→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对外战争→选征失败,被迫下台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20.
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
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
C.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
D.1882年,在日本东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些穿西服的日本人
21.
林肯在1862年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A.反对殖民统治B.赋予人民主权C.解放黑人奴隶D.建立民主共和
22.
小明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匈牙利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23.
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③④
24.
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问世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5.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A.宪章运动兴起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26.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