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钱乘旦
材料三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摘编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世界古代哪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它对后来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权新的位置”的内涵。“王权的新位置”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与哪一法律文献相关?
(4)据材料四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5)通过以上探究,试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钱乘旦
材料三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摘编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世界古代哪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它对后来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权新的位置”的内涵。“王权的新位置”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与哪一法律文献相关?
(4)据材料四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5)通过以上探究,试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
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列宁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世界历史》
材料三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
材料四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请回答:
(1)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改良主义的办法”指什么?这一办法有何显著特点?
(2)斯大林时期的哪一举措突出体现了材料二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一观点?这一举措的实施对苏联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佛总统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4)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总统克服经济崩溃威胁的措施。并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制定与调整经济政策的认识。
材料一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列宁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世界历史》
材料三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
材料四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请回答:
(1)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改良主义的办法”指什么?这一办法有何显著特点?
(2)斯大林时期的哪一举措突出体现了材料二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一观点?这一举措的实施对苏联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佛总统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4)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总统克服经济崩溃威胁的措施。并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制定与调整经济政策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5题)
3.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C.奴隶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 |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5.
凭着对《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谢里曼穷一生精力,终于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遗址。此材料表明《荷马史诗》
A.与当时历史原貌完全吻合 |
B.以历史为依据创作而成 |
C.是作者亲历战争的真实再现 |
D.是诗人发挥想象的即兴创作 |
7.
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中唱道:“哦,你可看见...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招展......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美国人追求的“自由”在下列文献中都有体现,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1787年宪法》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9.
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A.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 |
B.有利于缓和德、法关系 |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
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
10.
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环境恶劣,大量人员外出 |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
11.
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材料中“鹿鸣馆”的修建与下列哪一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 B.提倡“文明开化” |
C.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D.实行征兵制 |
12.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材料所指“宣言”的发表
A.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 |
B.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
13.
有人说:“如果说15~16世纪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才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被驱逐出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B.启蒙思想的迅速推广 |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提出 |
15.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