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1.
文明成果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辨别下列文明成就表述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古代中国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 )
改正: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改正:
(3)古代阿拉伯人创造的十个记数符号,传到欧洲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
改正:
(4)古代印度的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婆罗门等级。( )
改正:
(1)古代中国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 )
改正: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改正:
(3)古代阿拉伯人创造的十个记数符号,传到欧洲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
改正:
(4)古代印度的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婆罗门等级。( )
改正:
2.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1)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大河是
(2)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其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是
(3)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制度是
(4)对后来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
(1)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大河是
(2)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其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是
(3)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制度是
(4)对后来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
2.综合题- (共3题)
3.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生。探究世界古代史中改革的问题能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让我们一起展开讨论。
【回顾历史】
(1)经过哪次改革之后,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形成源于哪一次改革?
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逼老师签定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作坊里的日本》
(2)书中提到的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个国家?中世纪时,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名字是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研究历史】
(3)《作坊里的日本》提到的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古为今用]
(4)通过对以上国家改革的探究,你认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启示?
【回顾历史】
(1)经过哪次改革之后,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形成源于哪一次改革?
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逼老师签定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作坊里的日本》
(2)书中提到的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个国家?中世纪时,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名字是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研究历史】
(3)《作坊里的日本》提到的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古为今用]
(4)通过对以上国家改革的探究,你认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启示?
4.
(题文)欧洲封建制度的完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カ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カ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5.
交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是当时的哪个帝国?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
(3)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东西方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请分别再各举一例说明?
材料一: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是当时的哪个帝国?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
(3)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东西方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请分别再各举一例说明?
3.选择题- (共9题)
6.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12.
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布匿战争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查理•马特改革。
①布匿战争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查理•马特改革。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④① |
D.④②①③ |
13.
公元7世纪,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文明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阿拉伯帝国 |
B.日本 |
C.罗马帝国 |
D.雅典 |
14.既然你唱歌如此动听,为何不考虑参加《中国好声音》的选拔呢?
Since you sing so beautifully, why not {#blank#}1{#/blank#} The Voice of China?
4.填空题- (共2题)
15.
人类起源和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人类在距今约 万年前形成.
(2)中国山顶洞人属于“完全形成的人”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的 阶段。
(3)男子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 。
(1)人类在距今约 万年前形成.
(2)中国山顶洞人属于“完全形成的人”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的 阶段。
(3)男子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