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63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

1.综合题(共3题)

1.
思想解放是革命的先导,科学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人大多不识字,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是基督教的僧侣。他们讲经、传道、宣传神学,凡是不合神学的思想和学说都要受到禁止。教会控制了思想文化,教皇和教会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
材料二有人说:如果说15—16世纪,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17世纪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神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2)材料二中,人们把神从生活中驱逐出去的思想武器是什么?牛顿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神的科学理论是什么?神在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被驱逐出去,得益于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3)材料三中,伏尔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伏尔泰的这一思想对欧洲大陆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列举史实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四人文主义者对崭新知识的迫切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科学的本质就是启蒙,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科学成就、科学精神成为启蒙运动批判传统、宣扬理性的强有力武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2.
近代科技突飞猛进,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革命的重大成就。

(1)图一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它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反映的科技革命将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材料二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至少答到其中两点)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1900年增长至2000万吨。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
(3)材料三中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本茨为什么能够登上各国媒体头版头条?
材料四科学技术的影响了地球的健康,见下图。

(4)结合材料四,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的健康做贡献。
3.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2)材料二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实现现代化的?这一事件对这个岛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3)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国家分裂的困扰的?
材料四: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4)材料四中所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五: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5)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指的是哪一政策的实施?“苏联模式”的形成和苏联哪一任领导人有关?
材料六:罗斯福1933年在就职总统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6)演说中的感叹反映了美国当时正处于什么局面?为应对这种局面美国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典型特点?
(7)上述材料的大国的崛起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国现代化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3题)

4.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应该是指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雅典D.古代罗马
5.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g)+y(B2)(g) 2C(g),2 s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2)=0.4 mol/(L·s),v(B2)=1.2 mol/(L·s),v(C)=0.8 mol/(L·s),则该xy的值分别为(  )
6.
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
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7.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一般而言,就步入了休闲游戏时代。劳动创造财富,休闲也创造财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实施8年多,但据调查,约近3成的职工无缘带薪年休假福利,主要原因有单位没有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休假;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等。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越来越希望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
8.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一般而言,就步入了休闲游戏时代。劳动创造财富,休闲也创造财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实施8年多,但据调查,约近3成的职工无缘带薪年休假福利,主要原因有单位没有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休假;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等。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越来越希望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
9.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2.
之所以把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称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原因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废除了奴隶制
B.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C.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建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13.
1989年7月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A.《宅地法》
B.《人权宣言》
C.《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4.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事件分别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
15.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而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D.《宅地法》
16.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①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②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
③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④把劳动力从城市引向农村,开始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改革的侧重点都在于向西方国家学习
②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③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林肯在接见作者斯托夫人时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场大战”起到的作用是
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②赢得了民族独立
③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日本明治政府开始维新
20.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潮流”包含了下列重要事件
①法国大革命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1.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是由德国挑起的,德国应该承担战争的全部责任
B.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成为一次大战的导火线
C.凡尔登战役是一次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告诫人们要珍爱和平原来战争
D.战争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2.
他是叩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智者。当战争爆发后,他呼吁停止战争并带头在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瓦特
23.
法国大革命中,被革命派关押的国王路易十六在监狱中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
恨得咬牙切齿:“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伏尔泰、卢梭等人的理论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
B.伏尔泰、卢梭亲自带领起义的人民群众逮捕了路易十六
C.伏尔泰、卢梭为了私利把法国出卖给了欧洲其他的国家
D.路易十六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体面的借口而已
24.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讲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一次重大“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C.驱逐殖民者,建立独立国家
D.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5.
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
学习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刚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德国、意大利、日本是二战的罪魁祸首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③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④二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法西斯成为全人类的公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