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荷山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6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达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材料二 据《梨俱吠陀》记载,当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的时候,普鲁沙用口创造了A,用手创造出B,用腿创造出C,用脚创造出D。
(2)依据材料二写出A、B、C、D的名称。
(3)材料二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4)从两则材料看,都是为了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各是如何应对的?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概括说明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其他先进文明各持什么态度。
(3)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
现代人类文明是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鉴真东渡与《马可波罗行纪》的共同之处是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玄奘西行与遣唐使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请举出两个古代文明交流的发展中“血与火的暴力冲突”的事例。
(3)针对上述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谈谈你对不同文明间交往的看法。
4.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宗教】
图2、图3、图4分别是哪一种宗教?并指出其中最早创立的宗教名称。

【追根溯源】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三大宗教”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共同原因。
【方法运用】
图5所示内容是王丽、李建、张红同学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评价。

(3)写出图5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2.判断题(共1题)

5.
辨析题
1.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一位成尼斯商人来到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经商,参加了雅典公民大会。
错误:
理由:
2.西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后,西方的古典文明就此毁灭,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
错误:
理由:
3.你若要实地考察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应到印度半岛。
错误:
理由:

3.选择题(共18题)

6.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7.
“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A.伯利克里改革B.查理马特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8.
马拉松赛事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最早源于(   )
A.伯罗奔尼撒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C.希波战争D.布匿战争
9.
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阶级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乌尔纳姆法典》
10.
假如想要研究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你首先要研究的文字是()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拉丁字母
11.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B.西欧城市的兴起
C.丕平献土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2.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通过历史学习揭开古埃及文明的面纱,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A.阿拉伯数字B.象形文字C.《汉谟拉比法典》D.《马可·波罗行记》
13.
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A.全体居民B.全体成年居民C.全体男性居民D.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14.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帝国: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这个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
15.
每一场战争都有作为其借口的口号,“为真主阿拉之道而战”的口号的提出,最有可能是为了下列哪次战争( )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的战争
C.罗马征服地中海的战争D.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战争
16.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皇帝.大臣B.国王.贵族C.法老.祭司D.教皇.教会
17.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18.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19.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0.
古代文明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21.
某校教室张贴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名言体现了(   )
A.杠杆定律B.浮力定律C.牛顿三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
22.
“圣诞节”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3.
自人类伊始,军事领袖们就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这位军事领袖,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这个人是
A.伯利克里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