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时空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说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是以“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他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他号召大家都信仰惟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注:BC是公元前的英文缩写)
A、事件:______ B、时间:____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特点是: (填选项)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807年,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利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1825年,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作动力发明的火车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在电器发明领域,ххх最为著名,他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12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飞机。

(3)C、时间: ;D、时间: ;E、人物:
材料三 (见下图)

(4)上面四幅图片中,属于美国人发明的交通工具是哪两种: 、 (写出名称)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说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是以“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他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他号召大家都信仰惟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注:BC是公元前的英文缩写)
A、事件:______ B、时间:____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特点是: (填选项)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807年,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利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1825年,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作动力发明的火车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在电器发明领域,ххх最为著名,他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12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飞机。

(3)C、时间: ;D、时间: ;E、人物:
材料三 (见下图)

(4)上面四幅图片中,属于美国人发明的交通工具是哪两种: 、 (写出名称)
3.
材料解析题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
判断分析题
(1)找出上述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说明你所选之项)
| 史 实 | 结 论 |
A |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
B |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促使人们的思想解放 | 它不是复古运动,而是一次创新 |
C |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D | 20世纪初,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参战各国死伤三千多万人 | 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 |
(1)找出上述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说明你所选之项)
2.选择题- (共14题)
6.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
7.
“华盛顿说:我打;拿破仑说:我也打。亚历山大二世说:我变;明治天皇说:我也变。”这句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 )
A.反封建统治的胜利 |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D.世界大战的阴霾 |
8.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
A.《人权宣言》 |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拿破仑法典》 |
D.《独立宣言》 |
9.
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
A.英国殖民统治和农奴制度 |
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
C.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
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
10.
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缘于()
A.工业革命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新航路的开辟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1.
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
B.葡萄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
C.“三角贸易“客观上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三角贸易“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 |
12.
近代欧洲文明发展之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条罪恶之路。这么评价的理由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曾经
①贩卖黑奴
②开展工业革命
③血腥掠夺殖民地
④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①贩卖黑奴
②开展工业革命
③血腥掠夺殖民地
④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3.
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 结论 |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②巴黎公社革命 | 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③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
④苏联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7.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史实有()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结成 ④联合国的成立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结成 ④联合国的成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