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正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而世界一体化又给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改变了世界。
——医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四 华为在全球170个国家有分公司或代表处,同时,为汇聚全球各领域最顶尖的资源,华为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力优势,还因地制宜设立了不同“主题性”的研究中心确保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如伦敦的工业设计中心,巴黎的美学及数学研究中心、日本的工艺与材料中心、旧金山的用户体验中心……小小一部华为手机,从外观、颜色、材质算法到用户界面,一点一滴凝聚了全球最潮最顶尖的智慧。
——余胜海《任正非和华为》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发明者的名字。(写出图序号和发明者的名字)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改变了世界。
——医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四 华为在全球170个国家有分公司或代表处,同时,为汇聚全球各领域最顶尖的资源,华为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力优势,还因地制宜设立了不同“主题性”的研究中心确保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如伦敦的工业设计中心,巴黎的美学及数学研究中心、日本的工艺与材料中心、旧金山的用户体验中心……小小一部华为手机,从外观、颜色、材质算法到用户界面,一点一滴凝聚了全球最潮最顶尖的智慧。
——余胜海《任正非和华为》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发明者的名字。(写出图序号和发明者的名字)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2.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式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人教版《世界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 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是指什么?罗斯福面对“大萧条”现状实行了什么政策?用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新”特点。
(2)材料二中“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什么政策的实施?该政策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是指什么?该模式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材料一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式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人教版《世界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 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是指什么?罗斯福面对“大萧条”现状实行了什么政策?用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新”特点。
(2)材料二中“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什么政策的实施?该政策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是指什么?该模式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17题)
4.
“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一个苹果砸醒了牛顿,一个苹果主宰了手机,一个苹果霸占了圣诞平安夜……”的段子在微信中广泛流传。与“夏娃”、“圣诞平安夜”等词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道教 |
6.
某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最大贡献是
A.证实了地圆学说 | B.发现好望角 |
C.最早到达东方 | D.发现美洲大陆 |
7.
1701年,英国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限定了国王的继承顺序和宗教信仰,重申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王位继承法》继承和发展了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8.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一铁路工人一计算机教师一网络工程师 |
B.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飞行员一网络工程师 |
C.石油工人一宇航员一轮船修理工—生物专家 |
D.火车司机一电力工人一网络工程师一石油工人 |
9.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俄国二月革命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俄国二月革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我不要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作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②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①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②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某班同学编排“三角贸易”的课本剧,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如果为该剧组准备道具,返航的船只上装载的物品应该是( )
A.黑人奴隶、手工业品 | B.枪支、弹药、手工业品 |
C.印第安人、工业原料 | D.黄金、白银、工业原料 |
13.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中的“敌人”是指
A.封建农奴制度 |
B.资本主义制度 |
C.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
D.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
14.
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矛盾最激烈的国家是
A.日和美 | B.德和法 | C.德和俄 | D.德和英 |
15.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勇敢地向教会发起了挑战 |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
17.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 B.美国经济滞胀 |
C.中国的崛起 | D.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