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7题)
2.
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有“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之称,提出了杠杆原理的人物是谁?
(2)世界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
(3)两次工业革命为新的交通工具诞生提供了条件的发明分别是?
(4)请谈谈科技给你的启示。
(1)有“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之称,提出了杠杆原理的人物是谁?
(2)世界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
(3)两次工业革命为新的交通工具诞生提供了条件的发明分别是?
(4)请谈谈科技给你的启示。
3.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
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洛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编自《视野》2009年第11版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墓碑记载的文字与开辟新航路密切相关。 ( )
(2)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 )
(3)这块墓碑一面肯定麦哲伦的贡献,一面赞赏杀死麦哲伦的拉普拉普。 ( )
(4)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但尚未到达菲律宾。( )
(5)拉普拉普领导反抗殖民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值得肯定。 ( )
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洛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编自《视野》2009年第11版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墓碑记载的文字与开辟新航路密切相关。 ( )
(2)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 )
(3)这块墓碑一面肯定麦哲伦的贡献,一面赞赏杀死麦哲伦的拉普拉普。 ( )
(4)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但尚未到达菲律宾。( )
(5)拉普拉普领导反抗殖民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值得肯定。 (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自从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而当康熙因《南山集》案震怒之下一道圣旨将作者戴名世凌迟处死,血洗牵连三百多人时,英国国会早已通过 (法律名称)规定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一举消灭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25页
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通过的“法在王上”的文献名称是什么?它对英国历史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什么? 早期的英、法、美等国通过哪种方式达到了“整个世界的要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比较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在爆发原因和结果上的相同点。
材料一: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自从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而当康熙因《南山集》案震怒之下一道圣旨将作者戴名世凌迟处死,血洗牵连三百多人时,英国国会早已通过 (法律名称)规定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一举消灭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25页
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通过的“法在王上”的文献名称是什么?它对英国历史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什么? 早期的英、法、美等国通过哪种方式达到了“整个世界的要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比较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在爆发原因和结果上的相同点。
6.
世界近代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的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请回答:
(1)英国在17世纪通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斗争才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请问其结束的事件是?一个世纪后,英国又是通过什么拥有领先于世界的经济优势?
(2)揭开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请写出两例为早期资本主义的的发展创造条件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1)英国在17世纪通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斗争才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请问其结束的事件是?一个世纪后,英国又是通过什么拥有领先于世界的经济优势?
(2)揭开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请写出两例为早期资本主义的的发展创造条件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压抑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一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这层纱幕最先在何地烟消云散?
(2)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及其代表作?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3)材料三中“个人主义的伦理观”指的是什么思潮?根据材料三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压抑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一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这层纱幕最先在何地烟消云散?
(2)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及其代表作?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3)材料三中“个人主义的伦理观”指的是什么思潮?根据材料三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有何重要意义?
2.选择题- (共15题)
8.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成就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荷马史诗》 ②《天方夜谭》 ③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④楔形文字
⑤《俄底浦斯王》
①《荷马史诗》 ②《天方夜谭》 ③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④楔形文字
⑤《俄底浦斯王》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⑤ |
10.
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当时雅典的执政官是( )
A.汉谟拉比 | B.马可·波罗 | C.伯利克里 | D.梭伦 |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 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
14.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0N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0N的小球,斜面体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
若把“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下列表述最适合作为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揭开殖民序幕 | B.走进近代社会 | C.构建文化殿堂 | D.推进工业革命 |
16.
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适合“哥伦布”的台词是()
A.我经过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
B.我发现了美洲大陆 |
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
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
17.
四字短语彰显中国文化特色。下列各项中均能体现西方人文精神的一组四字短语是
A.与世无争 麻木不仁 神权至上 及时行乐 |
B.压抑人性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自私自利 |
C.禁欲苦行 人人平等 知行合一 和谐共生 |
D.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 张扬个性 思想开放 |
18.
如图漫画表达的含义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需要具体完善的制度为支撑。下列文件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权利法案》 |
B.拿破仑法典 |
C.《人权宣言》 |
D.《独立宣言》 |
19.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
20.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沃尔特·白芝浩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
A.拥有实权的上下两院可以随意处死国王 |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
21.
(题文)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推测这位开国者有可能是( )
A.拿破仑 | B.华盛顿 | C.克伦威尔 | D.杰斐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