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3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5/25

1.综合题(共2题)

1.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备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所指的事情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美、日、俄在19世纪中期近代化的历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经解决的?(4分)
(3)纵观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2.
有人说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6分)

2.判断题(共1题)

3.
以下是九年级一班小李同学在学习了俄国(苏俄、苏联)历史知识后所写的感想。请指出其中的几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客观上帮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二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底,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和乌兹别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轻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共12题)

4.
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它也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那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A.美元B.英镑
C.欧元D.埃及镑
5.
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成为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的世界文学名著是
A.《荷马史诗》B.《圣经》C.《俄底浦斯王》D.《天方夜谭》
6.
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局面,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B.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C.欧洲文艺复兴D.新航路的开辟
7.
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
C.《法典》D.《独立宣言》
8.
每当节假日来临,我们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跟随父母去观光旅游。当你坐上火车,穿越千山万水,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时,你不得不惊叹现代交通事业的发达。在火车研制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史蒂芬孙B.富尔顿C.瓦特D.哈格里夫斯
9.
读图知史,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三角贸易
A.美洲黑奴是历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的结果
B.美国总统林肯为黑奴的解放作出了很大贡献
C.20世纪流行美国的爵士乐的诞生与黑人有很大关系
D.黑人奥巴马能成功当选美国总统说明美国已经不存在种族歧视
10.
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主要是
A.资金缺乏B.企业设备陈旧
C.技术落后D.自由劳动力缺乏
11.
普林西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
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12.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13.
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B.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B. 苏联对日宣战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美国投放原子弹
15.一个电台发射出的电磁波频率为100kHz,那么此波的波长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