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30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5

1.综合题(共3题)

1.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进步发生在16、17世纪,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牛顿是最杰出人物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两例史实说明。
材料二 

(2)通过示意图可见,蒸汽机的出现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内燃机的出现,则是由于热力学、钢铁工业和石油等液体燃料的开采与提炼的进步。德国人奥托因为在1876年发明了高效实用的内燃机而以“内燃机发明者”的身份载入史册。1883年戴姆勒发明了汽油内燃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内燃机的发明催生了哪些新兴工业?(至少举出两例)
材料四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侯建新等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4)材料四中“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兴起的时间和最显著成就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述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
2.
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请按照问题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下去?为什么?
(2)“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开始长时间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整体态势是如何?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情况。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请指出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
(对全球化的认识)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5)你赞同材料三的观点吗?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3.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与苏联—世界两大制度的社会建设分别创立两种典型的现代化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余伟民等《世界通史》第三编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材料二 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对后来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3)材料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该“行动”中心措施和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0题)

4.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5.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法德矛盾
B.英德矛盾
C.俄奥矛盾
D.美日矛盾
7.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他凭借这种精神创造出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精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该文学作品是
A.《向日葵》
B.《人间喜剧》
C.《命运交响曲》
D.《战争与和平》
8.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9.
“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它”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0.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民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B.使用农民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D.农民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
11.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1916年月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2.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宗教纷争
13.
从1946年—1977年的31年间,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增长了近60倍,跨国公司飞速发展,造成美国战后这一经济特点的主要原因有
①战时的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