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11课 古代日本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22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9

1.综合题(共1题)

1.
日本跟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荣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中臣镰足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苏我氏父子,拥立天皇发布改新诏。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646年元月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与日本大化改新内容之比较表。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
经济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政治
 
 
中央
设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通过什么方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国什么历史事件?发布诏书的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三表格,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一民族具有什么特点?
(4)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还残留着中华文化的影子,请你列举一例。

2.选择题(共9题)

2.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至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B.3世纪时,大和国兴起
C.大和国的君主被称作“大王”
D.大和国工商业发达,国力强盛
3.
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该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
B.3世纪
C.5世纪
D.7世纪
4.
6世纪末期,在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学习中国封建制的改革派,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
A.圣德太子
B.孝德天皇
C.苏我氏父子
D.屋大维
5.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明治维新B.大化改新C.大和的统一D.种姓制度
6.
初三(1)班最近开展关于“大化改新”的主题班会,以下关于大化改新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了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B.使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此次改革由孝德天皇主持
D.仿照中国和英国的制度
7.
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下列属于能控制中央政权的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武士阶级
8.
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日本
C.罗马帝国
D.雅典
9.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明治维新
10.
8世纪以后,日本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其中部分人和仆从便脱离农业生产而以武为业,逐渐形成了武士阶层。这与哪一制度的确立密切相关
A.中央集权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奴隶制度
D.庄园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