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材料四 从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作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材料四 从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作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 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1)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2)列举出佛教的创始人及创立地点。说出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经典和创立地点。
(3)这三大宗教中,促进了国家统一的是哪一个?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个?
(4)这三种宗教都诞生于哪一洲?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分别举出这一宗教在中国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代表性建筑以及在中国产生的文化现象各一例。
材料一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 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1)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2)列举出佛教的创始人及创立地点。说出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经典和创立地点。
(3)这三大宗教中,促进了国家统一的是哪一个?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个?
(4)这三种宗教都诞生于哪一洲?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分别举出这一宗教在中国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代表性建筑以及在中国产生的文化现象各一例。
3.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观察下列知识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处亚非文明在政治上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它们在经济上呈现什么特点?
(2)B处的民主政治有什么局限性?
(3)观察第二幅知识框架图,根据“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模式来分别回答C、D、E所表示的内容。


(1)A处亚非文明在政治上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它们在经济上呈现什么特点?
(2)B处的民主政治有什么局限性?
(3)观察第二幅知识框架图,根据“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模式来分别回答C、D、E所表示的内容。
2.选择题- (共10题)
5.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这表明大化改新废除了( )
①赋税 ②土地私有制 ③部民私有制 ④中央集权制
①赋税 ②土地私有制 ③部民私有制 ④中央集权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0.
“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
A.《罗马民法大全》 |
B.《汉谟拉比法典》 |
C.《圣经》 |
D.《十二铜表法》 |
12.
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当时的日本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
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专权 |
D.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