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2)读材料二指出,“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这里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的是哪一权力机关?它为后世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是什么?
材料一 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哪位国王制定的?这部法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2)读材料二指出,“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这里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的是哪一权力机关?它为后世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是什么?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西欧城市兴起后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其中的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城市?
材料二、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2)面对材料反二映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如何解决的?该问题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建立的新的经营方式叫作?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西欧城市兴起后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其中的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城市?
材料二、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2)面对材料反二映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如何解决的?该问题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建立的新的经营方式叫作?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区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同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例,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中的哪一则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区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同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例,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中的哪一则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4.
物种大交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内共有约24万名欧洲白人移民漂洋过海,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美)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奴隶”的主要贩运方向,并说明欧洲白人迁徙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物种大交换对人类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3)社会历史学家克罗斯比打算用一位航海家的姓名为这一物种大交换命名—— ▲ 大交换。请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内共有约24万名欧洲白人移民漂洋过海,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美)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奴隶”的主要贩运方向,并说明欧洲白人迁徙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物种大交换对人类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3)社会历史学家克罗斯比打算用一位航海家的姓名为这一物种大交换命名—— ▲ 大交换。请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选择题- (共7题)
5.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 |
B.中世纪的欧洲 |
C.封建社会的日本 |
D.古代两河流域 |
6.
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下列表述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
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D.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7.
14世纪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甚至还控制了乡村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的包含以下哪些阶层?( )
①贵族
②农民
③骑士
④乡绅
①贵族
②农民
③骑士
④乡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道:“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黄金的渴望,使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现念发生了颠倒。”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受主要是由于
A.启蒙运动的作用 |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C.人文主义的传播 | D.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