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2.选择题- (共8题)
3.
德国著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下列不属于罗马“法律”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
B.《汉谟拉比法典》 |
C.《法理概要》 |
D.《新法典》 |
5.
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C.亚历山大帝国 | D.罗马帝国 |
6.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 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
7.
534—565年,查士丁尼又发布了168条敕令来对三部法典进行补充。在他死后,法学家将这些新的敕令汇编颁行,称之为
A.《查士丁尼法典》 |
B.《法学汇纂》 |
C.《法理概要》 |
D.《新法典》 |
8.
(题文)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历时将近200年,共进行了9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B.掠夺东方的财富 |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
D.维护拜占庭帝国的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