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0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阅读两幅画像请指出材料一两幅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由此判断该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并请例举出达芬奇的另一代表作?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回答问题:
(2)阅读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巨人的时代,该时代是?
材料三: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3)请写出恩格斯评价的人物及他的历史地位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西欧社会的关系。
2.
材料一:在十五世纪,明朝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此后)欧洲人从事发展与印度的贸易,并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
——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外历史上哪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中必可少的条件是?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请回答:
(2)欧洲国家为什么会纪念哥伦布?而印第安人的标语又说明了什么?
(3)透过材料二的分析,你认为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材料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
(4)根据材料三,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
材料一:15世纪-16世纪,是封建社会瓦解,并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1)根据材料一,推动世界出现这两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国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2)依据材料二,该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确立的法律依据是?又具备怎样的特点?
(3)该法律文件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4)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分别提供了哪些条件?

2.选择题(共22题)

4.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化改新则是日本社会的转折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日本由此进入: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
5.
我国汉代史籍中,日本被称为倭,唐时更其名为日本。大化改新的日本第一位老师是
A.大汉B.大唐C.英国D.德国
6.
有人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A.权力重心在议会
B.权力重心在国王
C.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
D.议会是国家象征
7.
下列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复辟王朝的统治
B.革命后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C.国会与国王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D.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整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君主B.议会C.内阁D.最高法院
9.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得出的启示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B.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的斗争
C.封建势力不如资本主义实力强大
D.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革命
10.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   )
A.到东方寻求财富B.寻找新大陆C.实现环球航行D.推销商品
11.
文艺复兴首发在意大利,其原因是
A.封建势力强大B.宗教统治薄弱C.资本主义萌芽最早D.思想家最多
12.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相信人的力量,提倡从人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题。主要原因是
A.打破了天主教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B.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
C.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突出了人的作用
13.
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A.《蒙娜丽莎》B.《神曲》C.《李尔王》D.《最后的晚餐》
14.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14—17世纪,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15.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相信地圆说、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大西洋、印第安人、引发殖民掠夺”这些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麦哲伦 B. 迪亚士 C. 达·伽马 D. 哥伦布
16.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A.交通事业的发展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航海探险家的贡献D.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17.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推动这种巨变的历史事件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B.玄奘西游C.郑和下西洋D.新航路的开辟
18.
玉米、马铃薯等美洲特产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进行
C.西欧城市的兴起D.人文主义的推动
19.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生应该追求幸福、快乐、智慧、情感,而不应成为伪善宗教的殉道者。”材料所表达的共同思想是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理性主义D.民主科学
20.
小刚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B.客观条件:罗盘针的使用
C.重大事件:麦哲伦发现新大陆D.消极影响:引发了殖民掠夺的狂潮
21.
有人说欧洲,特别是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8世纪该地区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事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同时又确立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下列图片中与上述内容无关的是

A. 《蒙娜丽莎》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签署
D. 新航路的开辟
22.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3.
通常我们认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封建君主
D.创立议会民主制度
24.
下列国家的法律文献,在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法国的《人权宣言》D.法国的《民法典》
25.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