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回顾历史上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设立行政部门的条款,总统有责任“将他认为有必要而妥善的措施提交国会审议”。但在目前与各位见面的这个场合,我只提一下伟大的宪法,它使各位今天聚集一堂,它规定了各位的权限,指出了各位应该注意的目标。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
材料二:4年前当我在这个地方就职演说,竭尽全力想不经过战争来拯救联邦时,叛乱分子却在这个城市里图谋经过战争来毁灭联邦……一方宁愿发动战争也不愿让国家生存,而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也不肯让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爆发了。
——1865年3月4日林肯
材料三:价值难以想象地贬缩了;课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下降了;各级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收入短缺;交换手段在贸易过程中遭到了冻结;工业企业枯萎的落叶到处可见;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千家万户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
(1)材料一中提及的“伟大的宪法”指的是什么?它对“总统”“国会”的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2)材料二中提及的“叛乱分子”当时建立了什么政权?文中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战争”中颁布了哪一文件使北方获得胜利?
(3)材料三中的景象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应对困境的做法有什么独到之处?其中针对“工业企业枯萎”的现状颁布了什么文件?
(4)这些演讲反映了美国艰难的成长历程,从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国精神?
材料一:根据设立行政部门的条款,总统有责任“将他认为有必要而妥善的措施提交国会审议”。但在目前与各位见面的这个场合,我只提一下伟大的宪法,它使各位今天聚集一堂,它规定了各位的权限,指出了各位应该注意的目标。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
材料二:4年前当我在这个地方就职演说,竭尽全力想不经过战争来拯救联邦时,叛乱分子却在这个城市里图谋经过战争来毁灭联邦……一方宁愿发动战争也不愿让国家生存,而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也不肯让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爆发了。
——1865年3月4日林肯
材料三:价值难以想象地贬缩了;课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下降了;各级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收入短缺;交换手段在贸易过程中遭到了冻结;工业企业枯萎的落叶到处可见;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千家万户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
(1)材料一中提及的“伟大的宪法”指的是什么?它对“总统”“国会”的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2)材料二中提及的“叛乱分子”当时建立了什么政权?文中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战争”中颁布了哪一文件使北方获得胜利?
(3)材料三中的景象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应对困境的做法有什么独到之处?其中针对“工业企业枯萎”的现状颁布了什么文件?
(4)这些演讲反映了美国艰难的成长历程,从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国精神?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大陆国家并未及时跟进。究其原因是欧洲大陆上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不利于工业化。1815年以后,欧洲政局趋于稳定,工业革命开始展开。
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材料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列宁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5年以前阻碍法国和俄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
(2)写出材料二中“震动世界的革命”的名称,面对“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对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上述材料和回答,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大陆国家并未及时跟进。究其原因是欧洲大陆上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不利于工业化。1815年以后,欧洲政局趋于稳定,工业革命开始展开。
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材料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列宁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5年以前阻碍法国和俄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
(2)写出材料二中“震动世界的革命”的名称,面对“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对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上述材料和回答,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 (共11题)
6.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社会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 )
A.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B.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
C.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 D.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了舆论 |
7.
英国曼彻斯特的人口由1750年的1.8万人增加到了1851年时的30万人,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贸易的扩展 | B.外来移民的涌入 |
C.工业革命的推动 | D.汽车的普遍使用 |
8.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启蒙运动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工业革命 |
9.
19世纪末,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日本应( )
A.学习亚洲邻国的先进文明 | B.与邻国共同复兴东亚 |
C.走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道路 | D.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文明 |
10.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A.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
B.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
C.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
D.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
11.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有内燃机做动力的机械设备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采用手机进行联系
①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有内燃机做动力的机械设备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采用手机进行联系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召开华盛顿会议并签署了《九国公约》,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九国公约》本质意图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 |
B.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
C.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D.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利巩固之政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