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7题)
1.
女生小红学习了古希腊的历史后,高兴地说:“假如我生活在图二人物执政期间的雅典,我也能充分地享受民主政治,参与国家管理。”下图中的人物是谁? 针对小红的错误说法,请你给出恰当的理由予以反驳: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上图中的石碑上刻有这样的内容: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如果有人骗理发师这样做,就要处以死刑。
材料三: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石碑上铭刻着哪部古代法典? 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3)材料三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上图中的石碑上刻有这样的内容: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如果有人骗理发师这样做,就要处以死刑。
材料三: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石碑上铭刻着哪部古代法典? 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3)材料三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材料集中说明了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材料集中说明了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5.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先后出现过古老的人类文明。
(1)任意举出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有哪三条大河曾经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3分)
(2)按照上题所写出的三条大河的顺序,你能依次说出它们各自拥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的名称吗?(3分)
(3)对于“人类早期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于大河流域”的这一规律,你有何认识?(1分)
(1)任意举出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有哪三条大河曾经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3分)
(2)按照上题所写出的三条大河的顺序,你能依次说出它们各自拥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的名称吗?(3分)
(3)对于“人类早期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于大河流域”的这一规律,你有何认识?(1分)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哪些方式?
(3)请任意写出一件除材料外能表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史实名称。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哪些方式?
(3)请任意写出一件除材料外能表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史实名称。
2.判断题- (共1题)
8.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 )
(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 )
(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 )
(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
三大宗教 | 产生时间 | 产生地点 | 创立者 | 经典 |
佛教 | 公元前6世纪 | 古代印度 |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 “三藏” |
基督教 | 公元1世纪前后 |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 传说中的耶稣(“救世主”) | 《圣经》 |
伊斯兰教 | 公元7世纪初 | 阿拉伯半岛 | 穆罕默德(先知) | 《古兰经》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 )
(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 )
(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 )
(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
3.选择题- (共18题)
14.
下列有关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的表述最正确是 ( )
A.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 |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
C.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
15.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
A.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 | B.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
C.梭伦﹣﹣建立罗马帝国 | D.恺撒﹣﹣成为独裁者 |
16.
历史上把西欧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
A.教会统治时期,还没发明照明工具,人们生活在黑暗当中 |
B.教会统治时期,天气不好,天天阴雨绵绵,看不到太阳 |
C.教会统治时期,教会一手遮天,实行严格控制,严重影响社会进步 |
D.没有特殊原因,仅仅是个称呼罢了 |
17.
下图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这座金字塔的主人是( )


A.胡夫 | B.斯尼弗鲁 | C.约赛尔 | D.哈夫拉 |
25.
下列有关希波战争的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希腊入侵波斯,挑起战争 |
B.为纪念其间的马拉松之战,至今保留马拉松长跑项目 |
C.希腊以弱胜强,打败了波斯 |
D.战争从公元前492年开始,延续了近半个世纪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