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经济篇:改革·创新)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国各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1)图一中的E地和图二中B地当时都出现了一场著名变革,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2)图一E地的变革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图二B地改革与图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田令》
(3)该规定出于哪国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变革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材料一

(1)图一中的E地和图二中B地当时都出现了一场著名变革,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2)图一E地的变革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图二B地改革与图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田令》
(3)该规定出于哪国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变革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
(政治篇:民主·专制)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之际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随后古罗马与中国秦汉交相辉映,东西文明双峰并峙。
材料一:
材料二: 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 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它……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
——《世界通史。罗马史》
(1)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 城邦? 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
(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为加强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同时期,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它们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 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它……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
——《世界通史。罗马史》
(1)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 城邦? 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
(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为加强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同时期,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它们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
2.选择题- (共4题)
3.
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有( )
① 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
② 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③ 土地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
④ 都曾经是地跨亚非两州的军事大帝国
① 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
② 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③ 土地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
④ 都曾经是地跨亚非两州的军事大帝国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4.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 B.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C.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
5.
下列对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
② 创立伊斯兰教,创作《圣经》
③ 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
④ 领导穆斯林军队,建立阿拉伯帝国
① 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
② 创立伊斯兰教,创作《圣经》
③ 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
④ 领导穆斯林军队,建立阿拉伯帝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