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你的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啊,你是位伟大的君主!…”
材料二 下面是早期亚非人类文明地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伟大的君主”是指什么?人们歌颂“她”是什么原因?
(2)有金字塔(“法老”陵墓)的文明是图中的________(只填字母);《汉谟拉比法典》发现于图中的________(只填字母)文明;图B文明的鼎盛时期是________王朝统治时期;在A处人们最早使用的文字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字母ABCD所示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4)四大文明古国如果要再现昔日辉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材料一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你的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啊,你是位伟大的君主!…”
材料二 下面是早期亚非人类文明地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伟大的君主”是指什么?人们歌颂“她”是什么原因?
(2)有金字塔(“法老”陵墓)的文明是图中的________(只填字母);《汉谟拉比法典》发现于图中的________(只填字母)文明;图B文明的鼎盛时期是________王朝统治时期;在A处人们最早使用的文字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字母ABCD所示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4)四大文明古国如果要再现昔日辉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请再列出另外一位该时代的巨人。这些巨人的作品都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3)任选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B.C三条航线中的一条写出其开辟者。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请再列出另外一位该时代的巨人。这些巨人的作品都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3)任选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B.C三条航线中的一条写出其开辟者。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他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执政期间,奖励学术,提倡文艺……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三: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他”是谁?试列举他的成就?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对当时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请说出材料三反映的改革最先出现于那个国家?改革后的西欧封建社会有何特点?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他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执政期间,奖励学术,提倡文艺……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三: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他”是谁?试列举他的成就?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对当时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请说出材料三反映的改革最先出现于那个国家?改革后的西欧封建社会有何特点?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2.选择题- (共20题)
6.
某班同学研讨的历史知识,其内容有“开展垦殖运动”“农奴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手工工场”“市民阶层”等。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A.西欧城市的发展 |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C.基督教的兴起 |
D.西欧庄园的发展 |
7.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
8.
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对该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
A.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 B.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
C.是图特摩斯三世颁布的 | D.上面有楔形文字 |
9.
某班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
B.“我家祖祖辈辈从事农业,明年我想掌管祭祀” |
C.“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
10.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哲学家开创了思想 |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得到重生 |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
D.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 |
13.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社会集团”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B.“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农民阶级 |
C.中世纪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
D.所有中世纪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
14.
14和15世纪的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0%、70%和90%左右。这从侧面说明了
A.教师行会的成立对大学诞生的作用 |
B.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 |
C.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建立得更早 |
D.中世纪城市工商业普遍发展缓慢 |
16.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A.古代印度 |
B.古代埃及 |
C.古巴比伦 |
D.古代希腊 |
17.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 |
B.中世纪的欧洲 |
C.封建社会的日本 |
D.古代两河流域 |
18.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 |
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 |
C.进行大化改新 |
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
19.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
20.
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 B.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D.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
22.
九年级(3) 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人物和事件。下边是小红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所反映的是( )


A.查理·马特与法兰克王国 |
B.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法国 |
C.克里孟梭与巴黎和会 |
D.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
23.
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限 | B.文艺复兴深入 | C.工业革命展开 | D.社会经济衰退 |
24.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
C.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
D.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