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3题)
1.
历史遗存、文化典籍见证人类文明。
(1)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标与旅游胜地的是________;
(2)这部法典包括了先前罗马历代皇帝颁布的法律,对后世立法有深远影响________;
(3)奠定今天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国家雏形的条约是________。
(1)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标与旅游胜地的是________;
(2)这部法典包括了先前罗马历代皇帝颁布的法律,对后世立法有深远影响________;
(3)奠定今天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国家雏形的条约是________。
2.
英雄造时势。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人物。
(1)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________;
(2)通过政变推翻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统治的“蛮族”将领是________;
(3)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的是________;
(4)1867年还政于天皇,宣告幕府时代结束的江户幕府的末代将军是________。
(1)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________;
(2)通过政变推翻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统治的“蛮族”将领是________;
(3)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的是________;
(4)1867年还政于天皇,宣告幕府时代结束的江户幕府的末代将军是________。
3.
三洲五海之地,自古至今为世人所觊觎。
(1)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建立起以________城为中心的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2)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________成为内海。
(3)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国疆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定都________。
(1)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建立起以________城为中心的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2)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________成为内海。
(3)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国疆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定都________。
2.判断题- (共1题)
4.
伟大人物推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1)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除十将军外所有官员通过选举产生。
改正:
(2)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垄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
改正:
(3)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后来获得“奥古斯都”称号。
改正:
(4)646年日本圣德太子宣布实行国制改革,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对其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史称“大化改新”。
改正:
(1)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除十将军外所有官员通过选举产生。
改正:
(2)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垄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
改正:
(3)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后来获得“奥古斯都”称号。
改正:
(4)646年日本圣德太子宣布实行国制改革,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对其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史称“大化改新”。
改正:
3.综合题- (共3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言“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人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指出该宗教能在印度迅速拥有大批信徒,得到快速传播的原因?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哪一宗教的兴起和传播路线图?该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该宗教早期的核心教义是什么?
材料三: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安拉的意志。
(3)材料三中反映的宗教的创始人是谁?他在哪里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
(4)上述材料反映了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他们产生的背景有什么相似点?
材料一:宣言“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人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指出该宗教能在印度迅速拥有大批信徒,得到快速传播的原因?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哪一宗教的兴起和传播路线图?该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该宗教早期的核心教义是什么?
材料三: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安拉的意志。
(3)材料三中反映的宗教的创始人是谁?他在哪里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
(4)上述材料反映了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他们产生的背景有什么相似点?
6.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各题。
(环境影响文明)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找出古代希腊最著名的两大城邦,并分析古希腊出现“小国寡民”城邦的原因?

(政策推动民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诗歌诉说历史)
回眸岁月/凝视西方文明的沧桑/蓝色的波罗的海/孕育了古老的希腊城邦/雅典的汉谟拉比/把民主向世界传扬/尼罗河畔的罗马城/一步步走向辉煌/希波战争的铁血/迦太基人的悲伤/屋大维的独裁/使共和国走向灭亡/帝国的光芒/注定了万古流芳
(3)学习过希腊罗马的历史后,某同学写了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环境影响文明)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找出古代希腊最著名的两大城邦,并分析古希腊出现“小国寡民”城邦的原因?

(政策推动民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2)材料中的“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是真的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诗歌诉说历史)
回眸岁月/凝视西方文明的沧桑/蓝色的波罗的海/孕育了古老的希腊城邦/雅典的汉谟拉比/把民主向世界传扬/尼罗河畔的罗马城/一步步走向辉煌/希波战争的铁血/迦太基人的悲伤/屋大维的独裁/使共和国走向灭亡/帝国的光芒/注定了万古流芳
(3)学习过希腊罗马的历史后,某同学写了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7.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以下关于古代亚非文明的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国的建筑?金字塔在该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法典明确规定: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
(2)材料二法典有何地位?根据材料二法典的内容,概括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3)材料三反映的哪一制度?它将印度社会分成哪几个等级?
(4)上述文明有何共同特征?
材料一: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国的建筑?金字塔在该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法典明确规定: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
(2)材料二法典有何地位?根据材料二法典的内容,概括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3)材料三反映的哪一制度?它将印度社会分成哪几个等级?
(4)上述文明有何共同特征?
4.选择题- (共11题)
13.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
14.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
17.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 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3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