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45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8

1.综合题(共1题)

1.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典正文共282条,它刻在黑色石柱上(下图)。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 如图。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何历史功绩?
(2)材料二是刻有以上法典的石柱,该石柱上的浮雕有何象征含义?它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法典有何积极意义。

2.选择题(共8题)

2.
如下图,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中国
3.
两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500-前3100年就在这里建立了20多个国家,这些居民是
A.雅利安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法兰克人
4.
在过去的2017年世界反恐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多年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曾经辉煌的两河文明以致命的打击。承载两河文明的文字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拉丁文
5.
(题文)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A.古代中国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埃及
6.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
7.
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
C.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D.维护法老的权益
8.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著名的帝王是()
A.胡夫B.美尼斯
C.阿育王D.汉谟拉比
9.
《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巴比伦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D.古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