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你能描述一下奴隶贸易的主要路线吗?
(4)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你能描述一下奴隶贸易的主要路线吗?
(4)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世纪,一批英国人开始了在北美的移民生活。18世纪中期,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在北美开始形成。18世纪中后期,一个崭新的国度诞生。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图一画的是一位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但是,烈马为什么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呢?图二反映的是北美人民签署某一文献的情景,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它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进行暴力革命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世纪,一批英国人开始了在北美的移民生活。18世纪中期,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在北美开始形成。18世纪中后期,一个崭新的国度诞生。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图一画的是一位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但是,烈马为什么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呢?图二反映的是北美人民签署某一文献的情景,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它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进行暴力革命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6题)
3.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小作坊生产的出现 |
B.工场手工业的产生 |
C.大工厂生产的建立 |
D.工厂制度的确立 |
4.
据统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
B.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
D.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
5.
马克思曾评价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当时世界的要求”主要是指
A.无产阶级参与权 | B.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C.议会改革扩大民主权力 | D.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 |
6.
《全球通史》二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8.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但丁创作《神曲》 ②《拿破仑法典》问世 ③颁布《人权宣言》 ④颁布《独立宣言》
①但丁创作《神曲》 ②《拿破仑法典》问世 ③颁布《人权宣言》 ④颁布《独立宣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①④③② |
10.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
11.
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C.罗马帝国的扩张 | D.亚历山大东征 |
12.
某历史学家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形成该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 )
A.加剧了“三角贸易” | B.使用了蒸汽轮船 |
C.传播了文艺复兴思想 | D.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 |
13.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 B.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
C.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
14.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标志是:( )
A.查理一世被处死 | B.《权利法案》颁布 | C.责任内阁制确立 | D.1832年议会改革 |
15.
在一部历史著作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英国人民目睹查理一世人头落地时,发出了痛苦的呼声;看到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夹道欢迎;同样,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轰动。这反映了英国:( )
A.民众对议会的种种举措表示不满 | B.民众怀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
C.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 | 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 |
16.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
A.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 B.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
C.美国民主政治的制衡性 | D.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
17.
“(下图)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指的是( )


A.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C.处死路易十六 |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
18.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
19.
“(他们)发起一个崇古运动,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们感到有一种与他们时代有关的东西。在中世纪从未完全销声匿迹的古典影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 B.沟通欧亚商路的荷兰航海家 |
C.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 D.构筑光影色彩的印象派画家 |
21.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向明朝皇帝进献一幅《堪舆万国全图》。图上引进了南极洲、南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并且第一次在中文地图上使用了赤道、回归线、极圈、北极等名词。你认为该图绘制
的时间应在( )

A.新航路开辟前 | B.新航路开辟后 |
C.郑和下西洋后 | D.马可·波罗东游后 |
22.
1522年9月6日,在西班牙一座宏伟的教堂里,18位幸存者擎着点亮的蜡烛,为在这次史诗般的伟大航行中死去的勇士祈祷,其中包括在菲律宾被杀的船长麦哲伦。麦哲伦船队的功绩是( )
A.发现好望角 | B.到达印度 |
C.发现了美洲 | D.完成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
23.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文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苦。”这一说法
A.肯定了华盛顿对美国的历史贡献 |
B.否定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
C.很客观,没有一点主观性 |
D.很主观,无丝毫历史依据 |
24.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法国大革命
A.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
B.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
C.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D.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
26.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 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血腥的资本积累 | B.欧洲商道的转移 |
C.“三角贸易”的过程 | D.工业革命的影响 |
27.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奴隶贸易的猖獗 |
C.工业革命的完成 | D.美国的独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