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
【小题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非木杮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__________)
③湮于沙上(__________)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
(5)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_)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4】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
【小题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非木杮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__________)
③湮于沙上(__________)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
(5)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_)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4】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2.名著阅读- (共1题)
2.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___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底两万里》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 (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__ (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___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底两万里》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 (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__ (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3.
综合性学习
(1)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你也对一对。①山清水秀—(___) ②粗茶淡饭—(___)
(2)(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
A ______ B _______
(3)某中学将于2014年5月4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青春校园赛诗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题1: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题2:本次活动组委会让你去邀请语文组的袁正阳老师做评委,你找到袁老师,准备怎样说呢?
题3: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80字左右)
(1)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你也对一对。①山清水秀—(___) ②粗茶淡饭—(___)
(2)(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
A ______ B _______
(3)某中学将于2014年5月4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青春校园赛诗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题1: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题2:本次活动组委会让你去邀请语文组的袁正阳老师做评委,你找到袁老师,准备怎样说呢?
题3: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80字左右)
4.作文- (共1题)
5.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四道小题。
经过这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末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_________。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炽(_____)痛 qiè(______)而不舍 鲜(_______)为人知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段运用了 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4)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这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末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_________。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炽(_____)痛 qiè(______)而不舍 鲜(_______)为人知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段运用了 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4)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